一种能有效避免拉弧的微动开关动触组及微动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33291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09 19:11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有效避免拉弧的微动开关动触组,利用支撑片和翘板构成静端子,并利用按钮和压接片同时按压拉簧和翘板驱动动触头和静触头同步相向移动,从而大幅提高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相互接近的相对速度,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产生拉弧现象,确保动触头和静触头长期保持良好的接触导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开关,具体涉及一种能有效避免拉弧的微动开关动触组及微动开关


技术介绍

1、微动开关是一种内部动触组结构简单、动触头行程短的小型开关,由于动触头行程小,因此动触头与静触头的间距较小,在动触头下行接近静触头的时候,容易产生拉弧现象,造成动触头、静触头表面积碳,影响两者的接触到通过效果。由于常规的微动开关均只有动触头单独移动,因此动触头向静触头移动的速度难以得到明显提高,也就难以克服拉弧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拉弧的微动开关动触组,解决动触头向静触头移动过程中容易产生拉弧现象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有效避免拉弧的微动开关动触组,包括静端子、动端子和弹片,所述弹片通过拉簧抵接在动端子上,弹片向动端子外部延伸并连接有动触头,所述静端子设置在弹片下方并连接有静触头,动触头与静触头上下正对,拉簧一端与动端子连接,另一端与弹片连接,按压拉簧能驱动拉簧摆动,拉簧摆动带动弹片自由端摆动,弹片带动动触头向静触头移动直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有效避免拉弧的微动开关动触组,包括静端子(1)、动端子(2)和弹片(3),所述弹片(3)通过拉簧(4)抵接在动端子(2)上,弹片(3)向动端子(2)外部延伸并连接有动触头(5),所述静端子(1)设置在弹片(3)下方并连接有静触头(6),动触头(5)与静触头(6)上下正对,拉簧(4)一端与动端子(2)连接,另一端与弹片(3)连接,按压拉簧(4)能驱动拉簧(4)摆动,拉簧(4)摆动带动弹片(3)自由端摆动,弹片(3)带动动触头(5)向静触头(6)移动直至相互抵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端子(1)包括垂直于弹片(3)设置的支撑片(101)和垂直卡接在支撑片(101)顶端的翘板(1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有效避免拉弧的微动开关动触组,包括静端子(1)、动端子(2)和弹片(3),所述弹片(3)通过拉簧(4)抵接在动端子(2)上,弹片(3)向动端子(2)外部延伸并连接有动触头(5),所述静端子(1)设置在弹片(3)下方并连接有静触头(6),动触头(5)与静触头(6)上下正对,拉簧(4)一端与动端子(2)连接,另一端与弹片(3)连接,按压拉簧(4)能驱动拉簧(4)摆动,拉簧(4)摆动带动弹片(3)自由端摆动,弹片(3)带动动触头(5)向静触头(6)移动直至相互抵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端子(1)包括垂直于弹片(3)设置的支撑片(101)和垂直卡接在支撑片(101)顶端的翘板(102),翘板(102)平行设置在弹片(3)下方,翘板(102)一端延伸至拉簧(4)下方形成按压端(102a),另一端延伸至动触头(5)下方并连接有静触头(6),所述拉簧(4)上方设置有一个按钮(7),按钮(7)上连接有从拉簧(4)一侧向下延伸至翘板(102)按压端(102a)的绝缘压接片(8),压接片(8)下端与翘板(102)的按压端(102a)上下正对,按钮(7)按压拉簧(4)使动触头(5)下降时,所述压接片(8)下端按压翘板(102)的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亚洲张果吴世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