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回路混合驱动的输送机机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32561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09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回路混合驱动的输送机机尾,涉及输送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长距离重载带式输送机机尾单一驱动启动冲击大、张紧滞后及故障停机的技术痛点,提出一种双回路混合驱动机尾。其结构由主体、辊筒及左右两套独立传动链路组成:左侧第一回路为“第一驱动机、第二传动皮带、气缸、第一传动皮带、滚动输出轴”,右侧第二回路为“第二驱动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三传动皮带、辊筒”。两回路可并联或切换输出,辅以气缸扭矩缓冲与动态张紧,实现平滑启动、恒张力运行及驱动冗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机械,具体来说是一种双回路混合驱动的输送机机尾


技术介绍

1、带式输送机因连续运行效率高、输送距离长而被广泛应用于矿山、港口及冶金等行业,其中机尾装置承担着回程导向、张紧与辅助驱动等关键职能。现有输送机采用单电机—减速机驱动或纯液压张紧模式,运行逻辑简单、结构紧凑,但在工况波动较大的重载输送场合,其性能难以兼顾高效驱动与稳定张紧。

2、传统单电机驱动方式在低速大扭矩启动阶段往往出现冲击大、皮带打滑及电机瞬时过载等问题,且依赖机械张紧或螺杆张紧机构进行张力补偿,调节响应滞后,无法实时抑制输送带跑偏和张力波动,另一方面,纯液压驱动方案虽然具备高扭矩输出能力,但液压系统能耗高、泄漏风险大、维护成本高,仍难满足节能与环保要求。机尾多为单一动力链结构,一旦核心驱动部件失效,整条输送线即需停机检修,缺乏必要的冗余保障,其张紧控制基于开环或低精度闭环策略,无法依据实时负载变化进行精准补偿,导致输送带早期磨损、托辊受力不均以及系统可靠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回路混合驱动的输送机机尾,包括主体(1)、第一驱动机(8),其特征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回路混合驱动的输送机机尾,其特征是:所述滚动输出轴(3)的两端分别经6204深沟球轴承支承在安装于主体(1)侧板上的轴承座内,所述轴承座通过四个M12×35内六角螺栓与侧板螺纹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回路混合驱动的输送机机尾,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传动皮带(5)和第二传动皮带(7)均为HTD-5M同步齿形带,其对应的皮带轮齿数分别为28齿和45齿,皮带轮与各自轴之间通过10mm×8mm平键配合可拆卸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回路混合驱动的输送机机尾,包括主体(1)、第一驱动机(8),其特征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回路混合驱动的输送机机尾,其特征是:所述滚动输出轴(3)的两端分别经6204深沟球轴承支承在安装于主体(1)侧板上的轴承座内,所述轴承座通过四个m12×35内六角螺栓与侧板螺纹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回路混合驱动的输送机机尾,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传动皮带(5)和第二传动皮带(7)均为htd-5m同步齿形带,其对应的皮带轮齿数分别为28齿和45齿,皮带轮与各自轴之间通过10mm×8mm平键配合可拆卸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回路混合驱动的输送机机尾,其特征是:所述旋转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红波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明祥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