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车关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31352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05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车关节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在手把关节座和前脚关节座之间偏心枢接有连动件,当操作锁止机构解锁关节组后,将手把关节座或者前脚关节座二者其一转动的同时,连动件会带动二者另一进行收合,进而实现整个关节组进行收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设置连动件形成了有效的运动传递链,能够实现单点输入驱动,进而多点同步响应的效果,减少了收车的操作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收车效率较高的有益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婴儿车,特别涉及一种收车关节结构


技术介绍

1、婴儿车车架的可收合性是其便携设计的核心,其技术实现依赖于分布在车架关键运动节点处的关节座结构。关节座的核心功能即作为车架管件(如手把管、前脚管、后脚管)的旋转连接枢纽,关节座内部集成锁定机构(如卡销、旋钮或滑块锁)控制车架展开状态,并通过枢转动作实现收合运动。通常情况下,收车动作的技术本质为先后完成的两个独立动作,其一,解除关节座间的刚性约束;其二,驱动关节座枢轴旋转,带动车架并拢。随着用户对便携性要求的提升,收合步骤的简化与操作的连贯性已成为本领域技术升级的主要方向。

2、现有婴儿车收车技术按折叠阶段的操作模式主要分为两类,首先第一类是分步折叠式结构,各关节座(如手把座、前脚座、后脚座等)间无运动耦合,仅通过独立枢轴连接车架管件,该种结构在各关节座枢转中心无联动设计,折叠扭矩无法传递,导致用户需提供全部驱动力;其次第二类是单点解锁式结构,各关节座通过联动线缆或连杆实现多关节座同步解锁,但折叠仍需分步操作,尽管实现了解锁连动,但关节座间仍缺失运动传递链。综上所述,现有的关节座系统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车关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车关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手把关节座偏心设有第一驱动柱台,后脚关节座设有第一传动孔,连动件包括偏心设置的第二驱动柱台和竖向槽,在手把关节座旋转后,第一驱动柱台通过伸入竖向槽下压连动件,从而在第二驱动柱台伸入第一传动孔后使连动件相对于后脚关节座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车关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脚关节座设有用于限制手把关节座旋转角度的第一限位槽,第一驱动柱台伸入第一限位槽并且可在第一限位槽的范围内移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车关节结构,其特征在于:连动件还包括偏心设置的第三驱动柱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车关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车关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手把关节座偏心设有第一驱动柱台,后脚关节座设有第一传动孔,连动件包括偏心设置的第二驱动柱台和竖向槽,在手把关节座旋转后,第一驱动柱台通过伸入竖向槽下压连动件,从而在第二驱动柱台伸入第一传动孔后使连动件相对于后脚关节座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车关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脚关节座设有用于限制手把关节座旋转角度的第一限位槽,第一驱动柱台伸入第一限位槽并且可在第一限位槽的范围内移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车关节结构,其特征在于:连动件还包括偏心设置的第三驱动柱台,前脚关节座设有第二传动孔,在连动件相对于后脚关节座旋转的同时,第三驱动柱台下压第二传动孔并使前脚关节座旋转。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车关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脚关节座设有用于限制连动件旋转角度的第二限位槽,第二驱动柱台伸入第二限位槽并且可在第二限位槽的范围内移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车关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卡座设有第三传动孔,第一驱动柱台伸入第三传动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永煌陈瑞斌杨勇祥包捷飞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欧仕儿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