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纱技术装备领域,涉及一种纤维须条的并条装置,本专利技术为申请号为2025106963896、申请日为2025年5月28日、名称为“一种纤维须条的并条方法”的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介绍
1、并条是纺纱的重要工序之一,主要包含并和、牵伸两个作用。并和作用是将多根纤维条混合喂入,以改善纤维条的条干均匀度以及混合均匀度;牵伸作用则是将并和后的纤维集合体抽长拉细,并同时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以改善后道所纺纱线的强力。现阶段所采用的并条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无针板式并条,一种是有针板式并条。无针板式并条是指在牵伸区不用梳针来控制纤维运动,只是用罗拉或皮辊的握持作用达到牵伸的目的,常用的方式有罗拉牵伸以及皮圈牵伸;有针板式并条则是在牵伸区设置回转运动的上、下针板,目的是为了在牵伸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并改善纱条的内部结构。无针板式并条通常用于棉及棉型化纤的并条,有针板式则一般用于毛条纺纱。
2、工业涤纶丝短纤纤维伸直度高、无卷曲且模量高,纺纱并条牵伸时纤维与纤维之间的摩擦等相互作用较小,使得纤维须条在牵伸区内摩擦力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须条的并条装置,包括沿前后方向间距排列的前罗拉(1)和中罗拉(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时位于前罗拉(1)与中罗拉(2)之间的上柔性针带(5)和下柔性针带(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须条的并条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针齿Ⅰ(7)运行至最下方时,针齿Ⅰ(7)竖直向下,针齿Ⅰ(7)与上柔性针带(5)的边缘的最小距离沿着上柔性针带(5)的运行方向逐渐增大,针齿Ⅲ(9)同步运行至最上方,针齿Ⅲ(9)竖直向上,针齿Ⅲ(9)与下柔性针带(6)的边缘的最小距离沿着下柔性针带(6)的运行方向逐渐增大,针齿Ⅰ(7)与针齿Ⅲ(9)相互交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须条的并条装置,包括沿前后方向间距排列的前罗拉(1)和中罗拉(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时位于前罗拉(1)与中罗拉(2)之间的上柔性针带(5)和下柔性针带(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须条的并条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针齿ⅰ(7)运行至最下方时,针齿ⅰ(7)竖直向下,针齿ⅰ(7)与上柔性针带(5)的边缘的最小距离沿着上柔性针带(5)的运行方向逐渐增大,针齿ⅲ(9)同步运行至最上方,针齿ⅲ(9)竖直向上,针齿ⅲ(9)与下柔性针带(6)的边缘的最小距离沿着下柔性针带(6)的运行方向逐渐增大,针齿ⅰ(7)与针齿ⅲ(9)相互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须条的并条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排针齿ⅰ(7)或同一排针齿ⅱ(8)沿上柔性针带(5)的宽度方向的间距为0.05-0.1mm,相邻两排针齿ⅰ(7)和针齿ⅱ(8)沿上柔性针带(5)的长度方向的间距为1.1-5.6mm,同一排针齿ⅲ(9)或同一排针齿ⅳ(10)沿下柔性针带(6)的宽度方向的间距为0.05-0.1mm,相邻两排针齿ⅲ(9)和针齿ⅳ(10)沿下柔性针带(6)的长度方向的间距为1.1-5.6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须条的并条装置,其特征在于,针齿ⅰ(7)与上柔性针带(5)的交线延长线以及针齿ⅱ(8)与上柔性针带(5)的交线延长线均与上柔性针带(5)的边缘线呈15-20°夹角,针齿ⅲ(9)与下柔性针带(6)的交线延长线以及针齿ⅳ(10)与下柔性针带(6)的交线延长线均与下柔性针带(6)的边缘线呈15-20°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纤维须条的并条装置,其特征在于,针齿ⅰ(7)、针齿ⅱ(8)、针齿ⅲ(9)和针齿ⅳ(10)均为不规则直角扇形板,不规则直角扇形由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泽,陈庆东,王姜,丁倩,方敬兵,曾泳春,汪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