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穿刺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28625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02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穿刺鞘。该智能穿刺鞘,所述穿刺鞘包括穿刺鞘主体、穿刺监测结构和血管处理结构。所述血管处理结构包括可伸缩吸盘、吸盘位置控制模块、夹紧控制模块和药囊;所述可伸缩吸盘为两个以上,连接在所述吸盘位置控制模块上,所述吸盘位置控制模块能够控制所述可伸缩吸盘移动到血管撕裂口的下方;所述可伸缩吸盘包括吸盘和吸盘伸缩杆,能够通过伸缩操作控制所述吸盘接触到血管壁,并通过负压吸附在血管壁上;所述夹紧控制模块能够控制吸附在血管撕裂口两端的吸盘进行合拢操作,将血管撕裂口夹紧;所述药囊能够向血管撕裂处定量喷射药物,促进血管进一步愈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血管结构异常的特殊人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1、穿刺鞘通常用于介入手术,比如血管介入,帮助导管或其他器械进入血管,同时减少对血管的损伤。现有的穿刺鞘介入人体后会存在导致患者血管撕裂的问题。尤其针对血管结构异常者,如老年人群血管弹性减退,抗拉伸能力下降,更易被撕裂;先天性血管疾病(如马凡综合征、血管发育不良),血管壁脆弱或结构异常,易撕裂;动脉硬化或粥样斑块患者,由于血管壁僵硬、斑块形成,穿刺或鞘管推进可能直接损伤斑块,导致内膜撕裂甚至夹层;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中层增厚,脆性增加,操作中易发生意外撕裂;凝血功能障碍或抗凝治疗者,止血能力差,轻微撕裂也可能发展为严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导致血管内皮炎症、纤维化,血管壁脆性增加;血管炎或结缔组织病患者因血管壁因炎症受损,结构脆弱,易产生撕裂等。

2、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采用球囊进行封堵止血,通过球囊膨胀堵住对血管破损处的供血,如申请号为202222833697.3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带球囊的血管鞘管,该装置包括鞘管体、中空止血阀、主鲁尔接头和辅助鲁尔接头;中空止血阀安装于鞘管体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穿刺鞘,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鞘主体、穿刺监测结构和血管处理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刺鞘,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监测结构为微型超声探头,设置在穿刺鞘主体的外侧,能够生成血管横断面图像信息,用于判断穿刺区域周围是否出现撕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刺鞘,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处理结构包括可伸缩吸盘、吸盘位置控制模块、夹持控制模块和药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穿刺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位置控制模块设置有调整环、直线轨道和连接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穿刺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设置为旋转连接杆,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穿刺鞘,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鞘主体、穿刺监测结构和血管处理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刺鞘,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监测结构为微型超声探头,设置在穿刺鞘主体的外侧,能够生成血管横断面图像信息,用于判断穿刺区域周围是否出现撕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刺鞘,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处理结构包括可伸缩吸盘、吸盘位置控制模块、夹持控制模块和药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穿刺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位置控制模块设置有调整环、直线轨道和连接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穿刺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设置为旋转连接杆,所述旋转连接杆通过电机控制能够进行自旋转,使两个吸盘能够分别吸附在血管撕裂口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穿刺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位置控制模块设置有调整环和环形轨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静任建峰王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