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原位快速成膜的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28279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02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伤口原位快速成膜的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溶性高分子置于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均匀透明,得到溶液一;(2)将带正电以及含多巴胺基团的水溶性大分子蛋白置于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均匀透明,获得溶液二;(3)在搅拌条件下,将溶液二缓慢滴加至溶液一,得到初步交联的凝胶溶液;(4)将含有金属离子的盐溶液,在避光搅拌条件下加入到凝胶溶液中,继续避光搅拌,负压去除气泡,得到液体敷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伤口处原位快速成膜的液体敷料,成膜前为液体粘稠状态能够适应不同形状、不同深度的伤口类型,在伤口原位处快速成膜牢牢粘附在伤口表面,覆盖整个伤口区域,物理隔断外界病原体和过敏原的入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伤口敷料,具体涉及一种伤口原位快速成膜的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的伤口敷料,例如绷带和纱布,是临床上常用包扎伤口的手段。它们主要通过人工手动缠绕或通过胶带固定在伤口处,侧重于伤口保护,存在无主动抗菌功能、粘连伤口引起过敏反应等缺陷。新型的伤口敷料,例如水凝胶,常见固体水凝胶生物相容性良好,具有三维结构能够吸附伤口溢出的渗出液。此外,具有特殊功能的水凝胶材料,能够增强水凝胶的抗菌能力以及促进细胞迁移、增值的能力;但其形状较为固定很难满足不同形状、不同深度伤口的需求,一般仅能贴附在伤口表面,导致同一伤口不同地方愈合效果不同;此外,这种固体水凝胶保存成本高,难以推广使用。

2、有研究表明,电刺激能够通过促进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的贴附爬行与增值。常用的电刺激方式为外源性电刺激,即外接电源通过导线与水凝胶连接,用于提供电流。然而,外接电源的方式存在便携性低、稳定性差以及未能考虑到患者舒适度,导致这种方式广泛应用受限。值得关注的是,一些自带正电的水凝胶合成材料与表面带负电的细胞形成电位差,模拟正常皮肤的跨上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伤口原位快速成膜的液体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水溶性高分子为聚乙二醇PEG、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搅拌速度为400~1000rpm,温度为2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带正电以及含多巴胺基团的水溶性大分子蛋白为多巴胺改性的聚赖氨酸、贻贝粘蛋白、季铵化和多巴胺改性的丝素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伤口原位快速成膜的液体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水溶性高分子为聚乙二醇peg、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搅拌速度为400~1000rpm,温度为2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带正电以及含多巴胺基团的水溶性大分子蛋白为多巴胺改性的聚赖氨酸、贻贝粘蛋白、季铵化和多巴胺改性的丝素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国华柴新想娄艳贞刘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