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电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27492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电暖器,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加热装置、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工作的开关控制器、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源线,所述壳体设有用于容置电源线的凹腔、并设有开启或关闭所述凹腔的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壳体设有凹腔、关闭或打开凹腔的盖板。不使用或搬运电暖器时,将电源线容置于凹腔中、盖上盖板即可。电源线不外漏,更好的保护电源线。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在壳体上设置凹腔以及盖板,结构十分简单,易于生产制造。在凹腔中设置的凹槽用于放置电源线的插头,使放置于凹腔中的电源线的缠头也放置于凹槽中,更加全面的保护电源线。避免电暖器在运输、搬运的过程中插头晃动磕碰壳体的情况。更好的保护电源线和壳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暖器,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电暖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电暖器的使用已经十分普及。对于电暖器而言,其电源线在不使用时的如何 放置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如电源线随意摆放、很可能造成丢失,影响日后电暖器的使用。目前,大多电暖器基本采用的方案是在电暖器壳体上设置一个向外伸出的绕线 架,将电源线缠绕在该绕线架上。如图1所示,为目前大多电暖器采用的结构,电暖线绕在 绕线架1上。该结构虽解决了电源线放置问题,不易丢失。但绕线架外伸出壳体,不仅占用 空间,在搬运的过程中也容易磕碰损坏,比较尖的结构还容易造成对小孩的伤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电暖器提出了改进。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1. 10. 17 授权公告的、专利号为CN00262027. 8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良的电暖器的收线装 置,其主要是将绕线架以内凹结构形态设置在机壳的电源线引出口处,及依循机壳的造形 在绕线架的外周安设有一容纳罩,该容纳罩可借由一扳动块的配合进行掀动式启、闭,可达 到方便卷收电源线,及具有使卷收后的电源线不外露的美观性、稳定性,且具有使用的方便 性及安全性。该方案在将壳体设为内凹结构,并将绕线架设于凹腔内,使电源线不外露、绕线架 在搬运的过程中不磕碰损坏。但其绕线架的设置使结构较为复杂。另外,即便电源线缠绕在 绕线架上并容置与凹腔内,但电源线插头没有放置位置,在运输、搬运的过程中容易晃动、 与内壁磕碰,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暖器。壳体设有 凹腔、关闭或打开凹腔的盖板。电源线容置于凹腔中,不外漏,更好的保护电源线。整体结 构简单。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的电暖器,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 内的加热装置、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工作的开关控制器、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源线,所述 壳体设有用于容置电源线的凹腔、并设有开启或关闭所述凹腔的盖板。本技术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凹腔内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电源线插头 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电源线插头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凹槽设有防止所述电源线 插头脱落的卡位机构;所述凹腔内还设有用于缠绕所述电源线的绕线架;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可转动的铰链接、或可移动的滑动连接;所述盖板安装有密封胶圈,所述盖板与所述凹腔密封盖合;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锁定装置;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形成有线孔;所述电暖器为油汀式电暖器,所述壳体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充有散热油的油汀、 以及安装所述开关控制器的面板壳体,所述面板壳体设有所述凹腔、并设有开启或关闭所 述凹腔的盖板;所述电暖器为无油式电暖器,所述壳体还设有供气体流通的进风口、出风口。采用本技术提供的脚轮组件带来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壳体设有 凹腔、关闭或打开凹腔的盖板。不使用或搬运电暖器时,将电源线容置于凹腔中、盖上盖板 即可。电源线不外漏,更好的保护电源线。而且,本技术仅在壳体上设置凹腔以及盖 板,结构十分简单,易于生产制造。(2)在凹腔中设置的凹槽用于放置电源线的插头,使放 置于凹腔中的电源线的插头也放置于凹槽中,更加全面的保护电源线。避免电暖器在运输、 搬运的过程中插头晃动磕碰壳体的情况。更好的保护电源线和壳体。(3)凹槽的形状与电 源线插头形状相匹配可以更好 的容置插头,提供稳固性,不易脱落。同理,凹槽上设置的卡 位机构,当插头放置凹槽后将插头卡在凹槽中,这样即便电暖器在运输、搬运途中也不会脱 落,更为稳固。(4)盖板安装密封胶圈、盖合凹腔后,可以更好的密封凹腔,防止外部的水进 入对电源线造成损坏。(5)盖板与壳体之间设置锁定装置,可以防止电源线丢失,起到更好 的保护作用。(6)盖板上设置观察通气口,不仅可以便于用户观察内部情况、而且便于电暖 器在工作时的散热。(7)盖板与壳体之间形成线孔,电暖器在使用时电源线从凹腔中伸出, 盖上盖板,电源线位于盖板与壳体之间的线孔中,不影响电源线的使用,而且线孔也可以防 止电源线晃动或移动,更好的保护电源线。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电暖器上绕线架的结构;图2为本技术电暖器立体结构图,重点使出凹腔以及盖板的结构;图3为本技术电暖器盖板打开的第一步骤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电暖器盖板打开的第二步骤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电暖器盖板打开的第三步骤示意图;图6为为技术电暖器另一实施例中,电暖器立体结构图,重点使出凹腔、凹槽 以及盖板的结构;图7为本技术电暖器在使用时,盖板盖合,电源线从线孔伸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进的电暖器,包括壳体1、位于所述 壳体1内的加热装置、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工作的开关控制器、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源 线,所述壳体1设有用于容置电源线的凹腔2、并设有开启或关闭所述凹腔2的盖板3。在本技术提供的上述优选方案中所述凹腔2内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电源线插 头的凹槽4。在本技术提供的上述优选方案中所述凹槽4的形状与所述电源线插头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凹槽4设有防止所述电源线插头脱落的卡位机构。在本技术提供的上述优选方案中所述凹腔2内还设有用于缠绕所述电源线 的绕线架。在本技术提供的上述优选方案中所述盖板3与所述壳体1可转动的铰链接、 或可移动的滑动连接。在本技术提供的上述优选方案中所述盖板3安装有密封胶圈,所述盖板3与 所述凹腔2密封盖合。在本技术提供的上述优选方案中所述盖板3与所述壳体1之间设有相互配 合的锁定装置。在本技术提供的上述优选方案中所述盖板3的本体上设有观察通气口。在本技术提供的上述优选方案中所述盖板3与所述壳体1形成有线孔5。在本技术提供的上述优选方案中所述电暖器为油汀式电暖器,所述壳体1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充有散热油的油汀11、以及安装所述开关控制器的面板壳体12,所述 面板壳体12设有所述凹腔2、并设有开启或关闭所述凹腔2的盖板3。在本技术提供的上述优选方案中所述电暖器为无油式电暖器,所述壳体1 还设有供气体流通的进风口、出风口。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7提供的2个优选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加以描述和支持。如图1至图5所示,为第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电暖器为油汀式电暖器,壳体1 包括油汀11和面板壳体12。油汀11里面充满用于散热的油。多个油汀11之间相互连接 并且内部是连通的,热油可在内部之间循环。加热装置采用电加热管,电加热管穿在相互连 接的油汀11之间,对它们内部的油进行加热,通过油的循环散热来实现加热。由于油汀式 电暖器属于现有公知技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即可实现,且不是本技术专利技术点所在, 故这里不再对其结构、工作原理进行赘述,图中也没有给出详细结构。如图2所示,面板壳体12上设有凹腔2,并设有盖板3。整个结构十分简单,易于 生产制造。盖板3与面板壳体12之间铰链接,可转动打开或关闭凹腔2。盖板3的上部设 有弹性卡扣31,面板壳体12对应的设有卡口 121,盖板3与面板壳体12之间盖合后相卡接。 放置盖板在无人使用时自动开启,更好的保护电源线不丢失。如图3至图4所示,本盖板打开的整个过程。图3中盖板3处于盖合状态,图4中, 盖板3打开,图5中,盖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电暖器,包括壳体(1)、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加热装置、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工作的开关控制器、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设有用于容置电源线的凹腔(2)、并设有开启或关闭所述凹腔(2)的盖板(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国宁
申请(专利权)人: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