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27204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02 21:06
本申请涉及一种微导管。该微导管包括管体组件,管体组件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供导丝穿行,第一管体的远端设有Tip出口及供导丝伸出的导丝出口,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外围绕设有一球囊,管体组件设有与球囊连通的气道,操作部设有相独立的第一导管座和第二导管座,第一导管座与第一管体连接,第二导管座与第二管体连接,第一导管座设有气道接口,第二导管座设有抽吸接口;第二管体的远端设有与第二管体连通的抽吸口;球囊位于抽吸口的近端一侧,所述导丝出口设于所述球囊的远端一侧,抽吸口位于导丝出口与Tip出口之间。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避免相关技术中内膜下较大血肿影响导丝精准操控的缺陷,利于提升手术效率和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微导管


技术介绍

1、在慢性完全闭塞(cto,chronic total occlusion)病变的介入治疗过程中,导丝常常不可预期地进入血管解剖结构的内膜下,正向夹层再入真腔技术(adr,antegradedissection and re-entry)是以魔鬼鱼球囊(stingrayballoon)为基础的正向导丝重入真腔技术,其作为cto开通的重要手段,能将导引钢丝沿着闭塞部位的远端内膜下重新送回远端真腔,可进一步提高cto病变的开通成功率。然而,相关技术中的魔鬼鱼球囊在内膜下较大血肿的条件下,导管的导丝往往漂浮在血肿夹层中,难以被精准操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或部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微导管,第二管体能抽吸导丝出口处内膜下的血肿,能够避免相关技术中内膜下较大血肿影响导丝精准操控的缺陷,利于提升手术效率和成功率。同时,在抽吸血肿时,球囊能够封堵导丝出口的近端侧,降低了血管中血栓形成的概率。

2、本申请提供一种微导管,包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正涛王一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