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换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交换机的液冷化装置。
技术介绍
1、交换机的
技术介绍
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对局域网通信效率的提升需求,其核心原理基于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通过mac地址表学习与定向转发实现高效通信。早期交换机替代了广播式传输的集线器,采用存储转发或直通式技术,前者校验数据完整性但延迟较高,后者牺牲错误检测换取极低延迟,交换机是一种用于扩大网络、优化数据传输的核心网络设备,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智能识别和转发数据帧实现高效通信,交换机通过提供多个端口为子网络扩展连接能力,允许多台设备接入同一局域网,并为任意两个节点建立独享的通信通;
2、在申请号为201922125039.7的专利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新型交换机辅助风冷装置,通过安装架固定在交换机的侧表面,使用交换机的过程中,启动外散热扇,外散热扇产生风力并吹拂在交换机内部,形成辅助散热结构,同时外散热扇产生的风力将冷凝管周围的冷流体吹入交换机内部,进一步地对交换机进行散热,有效地降低了交换机内部发热元件表面的热量,进而保证了交换机的使用质量,通过使用交换机的过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交换机的液冷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换机主体(1)、冷却液箱(2)、铜排液冷机构和液冷循环机构,所述交换机主体(1)下方设有冷却液箱(2),所述铜排液冷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3)、散热铜排(4)、挡液板(5)、交换芯片(6)和芯片散热器(7),所述交换机主体(1)内一侧下方固定设有第一支撑架(3),所述第一支撑架(3)上固定设有散热铜排(4),所述交换机主体(1)内中间固定设有挡液板(5),所述交换机主体(1)内另一侧固定设有交换芯片(6),所述交换芯片(6)上固定设有芯片散热器(7),所述交换机主体(1)与冷却液箱(2)之间设有液冷循环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交换机的液冷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换机主体(1)、冷却液箱(2)、铜排液冷机构和液冷循环机构,所述交换机主体(1)下方设有冷却液箱(2),所述铜排液冷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3)、散热铜排(4)、挡液板(5)、交换芯片(6)和芯片散热器(7),所述交换机主体(1)内一侧下方固定设有第一支撑架(3),所述第一支撑架(3)上固定设有散热铜排(4),所述交换机主体(1)内中间固定设有挡液板(5),所述交换机主体(1)内另一侧固定设有交换芯片(6),所述交换芯片(6)上固定设有芯片散热器(7),所述交换机主体(1)与冷却液箱(2)之间设有液冷循环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换机的液冷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液板(5)位于交换芯片(6)和芯片散热器(7)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换机的液冷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3)与散热铜排(4)连接热传导,所述交换芯片(6)与芯片散热器(7)连接热传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换机的液冷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循环机构包括水泵(8)、进液管(9)、排液管(10)、开闭阀(11)和过滤机构,所述冷却液箱(2)上一侧固定设有水泵(8),所述水泵(8)上连接设有进液管(9),所述冷却液箱(2)另一侧连通设有排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旺,周萌,王星皓,张帅,刘兴楠,秦国强,朱洪娟,刘熹,杨庆,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提尔液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