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连郁石专利>正文

鱼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221 阅读:10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捕鱼工具-鱼篓,它主要由上下钢环和中间用连接杆连成一体的骨架和三层防止鱼弹跳出网的网袋组成,第一层由中空塑胶鳍管缠绕在上网环上,中间套接套管,而后固定在下钢环上,数十条鳍管与套管环绕在骨架内侧形成鳍网,第二层、第三层由数条塑胶线编织而成,其长度大小不同,最外层的网袋下端设有袋口和束带,捕鱼时束紧,卸鱼时松开,使用方便,效率高。(*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A cre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shing tool creel, it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steel ring and a middle connecting rod for integrated framework and the three layer to prevent the fish jumping out net, the first layer is made of hollow plastic fin tube winding in the Internet on the ring, the middle connecting sleeve, and then fixed on the steel ring on dozens of fin tube and casing surrounding the formation of fins in the skeleton inside the network, second layer, third layer is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plastic wire woven, the length of different sizes, the outer bag is provided with a bag opening and banding, fishing to fish unloading when released, convenient use, high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捕鱼用的工具,尤其指一种能防止鱼弹跳出网的鱼篓,这种鱼篓只能使鱼从袋口上方进,从最外层的袋底口出,使用方便可靠。一般鱼篓以竹片制成框形体,并设有防止鱼弹跳的鳍片及从底部卸鱼的装置,但框形体携带不便,后人们用塑胶网袋,这种网袋由于软性无法设计防止鱼弹跳的鳍片装置,往往捕捉的鱼置入塑胶网袋后,又置于水中,鱼才可出网,使用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三层防止鱼弹跳的装置,使鱼不会随意脱逃,采用软性鳍管,不会伤害钓鱼者的双手,在鱼篓上设置扣环,可直接扣在钓鱼者皮带上,使用时极为方便,在鱼篓下方设有可束紧或松开的束带,装鱼时束紧,卸鱼时松开,操作十分简便、可靠。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样的鱼篓主要由骨架,防护网袋,主体网袋组成,其中骨架包括上钢环、下钢环、中间用连接杆连成一体,在上钢环适当位置上设有扣环,骨架呈双圆环状,防护网袋和主体网袋编织在上,形成三层网络;第一层由中空塑胶鳍管,缠绕在上钢环上,并于中间套接套管,而后固定在下钢环上,延伸而下的鳍管具有适当长度,端部为斜锥状,数十条鳍管与套管环绕在骨架内侧,形成鳍网;第二层防护网袋由数条塑胶线编织而成,上端固定在下钢环上,延伸而下的塑胶线及袋口的长度大于鳍管,位于鳍网的外层;第三层为主体网袋,它由数条塑胶线编织而成,于适当位置处固定在上钢环上,一端伸入内层,另一端延伸而下织成网袋,其下端设有袋口,袋口上设有束带。本技术由于采用了骨架,和三层防止鱼弹跳出网的结构,使鱼只能进,不能弹跳出网,鱼篓具有刚性和柔软性,鱼篓上设有扣环,可直接扣在钓鱼者皮带上,携带起来即方便又可靠,捕捉鱼时又不会伤害钓鱼者的双手,操作时利用束带的松紧动作,即可完成捕鱼和卸鱼的功能,为此提高了捕鱼的生产效果。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和实施例通过以下附图给于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鳍管结构放大图。参见图1~5,鱼篓主要由骨架1,防护网袋2,主体网袋3组成,其中骨架1包括上钢环11、下钢环12,中间用连接杆13连成一体,在上钢环11适当位置上设有扣环14、14’,骨架1呈双圆环状,防护网袋2和主体网袋3编织在上,形成三层网络;第一层由中空塑胶鳍管21、二条为一组缠绕在上钢环11上,并于中间套接套管211,而后用塑胶线22将鳍管21固定在上钢环12上,延伸而下的鳍管21具有适当长度,端部为斜锥状213,数十条鳍管21与套管211环绕在骨架1内侧,形成鳍网;第二层防护网袋2由数条塑胶线22编织而成,上端固定在下钢环12上,延伸而下的塑胶线22及袋口23的长度大于鳍管21,位于鳍网的外层;第三层为主体网袋3,它由数条塑胶线31、35编织而成,于适当位置处固定在上钢环11上,一端伸入内层,另一端延伸而下织成网袋32,其下端设有袋口33,袋口33上设有束带34,一端伸入内层的塑胶线35与鳍网组成第一层防护网袋2,并设有供鱼投入的袋口36,另一端延伸而下编织成外层网袋32,捕鱼时紧束袋口33,鳍管21和套管211环绕在骨架内侧,由于光滑鱼很顺利地进入网中,鳍管21端部为斜锥状,鱼的鳍片受阻不易弹逃出网,也不易伤害钓鱼者的双手,三层网络防范措施,捕捉的鱼更不易弹逃,加之鱼篓上设有扣环,可直接扣在钓鱼者的皮带上,携带起来更方便,卸鱼时,只须松开束带34,鱼即自动落入筐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鱼篓主要由骨架(1)、防护网袋(2)、主体网袋(3)组成,其特征在于:骨架(1)包括上钢环(11)、下钢环(12),中间用连接杆(11)连成一体,在上钢环(11)适当位置上设有扣环(14)、(14′),骨架(1)呈双圆环状,防护网袋(2)和主体网袋(3)编织在上,形成三层网络;第一层由中空塑胶鳍管(21),缠绕在上钢环(11)上,并于中间套接套管(211),而后固定在下钢环(12)上,延伸而下的鳍管(21)具有适当长度,端部为斜锥状(213),数十条鳍管(21)与套管 (211)环绕在骨架(1)内侧,形成鳍网;第二层防护网袋(2)由数条塑胶线(22)编织而成,上端固定在下钢环(12)上,延伸而下的塑胶线(22)及袋口(23)的长度大于鳍管(21),位于鳍网的外层;第三层为主体网袋(3),它由数条塑 胶线(31)、(35)编织而成,于适当位置处固定在上钢环(11)上,一端伸入内层,另一端延伸而下织成网袋(32),其下端设有袋口(33),袋口(33)上设有束带(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篓主要由骨架(1)、防护网袋(2)、主体网袋(3)组成,其特征在于骨架(1)包括上钢环(11)、下钢环(12),中间用连接杆(11)连成一体,在上钢环(11)适当位置上设有扣环(14)、(14′),骨架(1)呈双圆环状,防护网袋(2)和主体网袋(3)编织在上,形成三层网络;第一层由中空塑胶鳍管(21),缠绕在上钢环(11)上,并于中间套接套管(211),而后固定在下钢环(12)上,延伸而下的鳍管(21)具有适当长度,端部为斜锥状(213),数十条鳍管(21)与套管(211)环绕在骨架(1)内侧,形成鳍网;第二层防护网袋(2)由数条塑胶线(22)编织而成,上端固定在下钢环(12)上,延伸而下的塑胶线(22)及袋口(23)的长度大于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郁石
申请(专利权)人:连郁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