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绵羊肺炎支原体多表位融合蛋白及其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21933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26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绵羊肺炎支原体多表位融合蛋白及其制备和应用,发明专利技术人首先成功预测了三种毒力基因的抗原表位,并对预测的抗原表位进行串联表达,制备了融合蛋白抗原,通过生物在线软件预测了融合蛋白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理化性质(包括亲水性、稳定性、PI值等)、抗原性、致敏性等,提高了试验的成功率;同时,将串联绵羊肺炎支原体三种毒力基因的融合蛋白制作成亚单位疫苗,也取得了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成功构建了重组绵羊肺炎支原体多表位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质粒pET28a+‑EHP,实现了绵羊肺炎支原体在大肠杆菌原核系统上的串联表达,表达产物能够获得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绵羊肺炎支原体多表位融合蛋白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绵羊肺炎支原体病是由多种支原体引起的一类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引起羊的肺炎和胸膜炎为主要特征。另外,绵羊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全球小型反刍动物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体。它也是其他细菌性肺炎的常见诱发因素,尤其是巴氏杆菌病和病毒感染,其可能会加剧该病理过程。绵羊肺炎支原体的致病力与多种毒力因子有关,它们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和良好的反应原性。目前已证实的绵羊肺炎支原体主要保护性抗原有p30、p60、p71、p108、p113、p130、延伸因子(ef-tu)、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烯醇化酶等。

2、ef-tu基因是延伸因子tu(elongation factor tu,ef-tu)的编码基因,其蛋白在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多个环节,是构成菌体膜蛋白的重要组成蛋白。研究发现,肺炎支原体ef-tu蛋白被证实是一种多功能黏附蛋白和抗原蛋白,该蛋白可以与纤维连接蛋白结合,实现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定植作用;还可能作为一种毒力因子,使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支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绵羊肺炎支原体多表位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由EF-Tu的2个B细胞表位和2个HTL细胞表位,HSP70的2个B细胞表位和3个HTL细胞表位,P60的1个B细胞表位、4个CTL细胞表位和1个HTL细胞表位串联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绵羊肺炎支原体多表位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EF-Tu的2个B细胞表位分别位于其氨基酸序列的6-17肽段、53-64肽段,EF-Tu的2个HTL细胞表位分别位于其氨基酸序列的231-245肽段、368-383肽段;EF-TU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绵羊肺炎支原体多表位融合蛋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绵羊肺炎支原体多表位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由ef-tu的2个b细胞表位和2个htl细胞表位,hsp70的2个b细胞表位和3个htl细胞表位,p60的1个b细胞表位、4个ctl细胞表位和1个htl细胞表位串联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绵羊肺炎支原体多表位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ef-tu的2个b细胞表位分别位于其氨基酸序列的6-17肽段、53-64肽段,ef-tu的2个htl细胞表位分别位于其氨基酸序列的231-245肽段、368-383肽段;ef-tu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绵羊肺炎支原体多表位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在n端通过eaaak接头连接的霍乱毒素b,霍乱毒素b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霍乱毒素b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绵羊肺炎支原体多表位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绵羊肺炎支原体多表位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5.编码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凯步青云贾宝玉闫国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