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基硅油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621493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26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氨基硅油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硅油乳液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氨基硅油乳液,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氨基硅油、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聚醚改性硅油混合,得到均质油相,梯度加去离子水,进行双重细化得到均相,加入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处理得到修饰后的均相,再加入羟甲基纤维素和多孔纳米二氧化硅,混合后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氨基硅油、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聚醚改性硅油、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多孔纳米二氧化硅的复配,协同提高氨基硅油的稳定性,赋予织物良好的柔韧性和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硅油乳液,涉及一种氨基硅油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氨基硅油乳液是一种以氨基硅油为主要成分,通过乳化技术形成的稳定乳液体系,在纺织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常规的氨基硅油乳液主要包括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三类,尽管氨基硅油乳液性能优,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局限,例如,阳离子型乳液易受ph值影响,在碱性条件下可能发生破乳;非离子型乳液虽稳定性好,但柔软效果相对较弱;阴离子型乳液与其他助剂的相容性要求较高。此外,传统乳液粒径较大,导致在纤维内部的渗透性不足,影响整理效果的持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基硅油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通过氨基硅油、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聚醚改性硅油、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多孔纳米二氧化硅的复配,协同提高氨基硅油的稳定性,赋予织物良好的柔韧性和耐久性。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氨基硅油乳液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p>

4、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基硅油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硅油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X1所述氨基硅油、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聚醚改性硅油的质量比为5.5-6.5:0.25-0.35:0.17-0.23;所述混合指的是,于45℃下以450-550rpm转速搅拌8-12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硅油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X2所述梯度加去离子水中所用到的总的去离子水和均质油相的质量比为1:2.1-2.3;所述梯度加去离子水指的是,将去离子水均分为5份,于40℃下分5次加入去离子水,每次加水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基硅油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硅油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x1所述氨基硅油、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聚醚改性硅油的质量比为5.5-6.5:0.25-0.35:0.17-0.23;所述混合指的是,于45℃下以450-550rpm转速搅拌8-12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硅油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x2所述梯度加去离子水中所用到的总的去离子水和均质油相的质量比为1:2.1-2.3;所述梯度加去离子水指的是,将去离子水均分为5份,于40℃下分5次加入去离子水,每次加水后以7000-9000rpm转速搅拌2-4min,且相邻两次加水处理中间需要间隔2min;所述双重细化指的是,先设置高压微射流处理的压力为80-120mpa,流量为40-60ml/min,高压微射流处理2次,再设置超声频率为26-30khz,超声频率为400-600w,超声处理18-22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硅油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x3所述均相、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质量比为6.7-7.1:0.08-0.12:0.04-0.06;所述混合指的是,于35℃下以150-250rpm转速搅拌25-35min;步骤x4所述修饰后的均相、羟甲基纤维素钠、多孔纳米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7-7.1:0.04-0.06:0.028-0.032;所述混合指的是,于40℃下以80-120rpm转速搅拌2-3h后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硅油乳液的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彬王议张翼王跃志李文东董咏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盛泰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