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21102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26 19:15
本技术公开一种储能电源。储能电源包括:壳体,壳体设有容纳腔及容置空间,容纳腔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设有多个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电池单体,电池单体位于容纳腔内,电池单体设于第一支架上,每个电池单体包括主体和两个极部,两个极部分别设于主体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主体的一端嵌合于对应的一个第一容纳槽中并通过第一通孔与容置空间相连通;第二支架,与壳体固定连接,第二支架设于电池单体背离第一支架的一侧,电池单体夹设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和;逆变器,逆变器位于容纳腔内并与电池单体电连接。上述储能电源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产品的抗冲击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特别涉及一种储能电源


技术介绍

1、在相关技术的储能产品中,为了确保电池模组能够稳定地保持在壳体内部,需要先通过两个电池支架将电池单体固定组装成电池模组后,再将组装好的电池模组放入壳体内,这样就会导致储能产品产生的重量和体积均较大,降低了储能产品的便携性,同时提升了储能产品的制造成本。而且电池模组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内,电池模组与壳体的固定连接处会产生应力集中,在冲击下容易产生断裂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储能电源以解决上述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一种储能电源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容纳腔及容置空间,所述容纳腔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设有多个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

4、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池单体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每个所述电池单体包括主体和两个极部,所述两个极部分别设于所述主体沿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主体的一端嵌合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容纳槽中并通过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源包括设于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一汇流排,所述第一汇流排通过所述第一通孔电连接第一极部,所述第一极部为设于所述主体嵌合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一端上的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源还包括盖板,所述壳体对应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外侧面上设有容腔,所述盖板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面并覆盖所述容腔形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第一汇流排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源包括第一采集板,所述第一采集板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源包括设于所述容置空间的第一汇流排,所述第一汇流排通过所述第一通孔电连接第一极部,所述第一极部为设于所述主体嵌合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一端上的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源还包括盖板,所述壳体对应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外侧面上设有容腔,所述盖板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面并覆盖所述容腔形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第一汇流排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源包括第一采集板,所述第一采集板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采集板与所述第一汇流排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设有多个第二容纳槽,所述主体的另一端嵌合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容纳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源包括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二汇流排,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底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汇流排通过所述第二通孔连接第二极部,所述第二极部为设于所述主体嵌合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一端上的极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源包括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二采集板,所述第二采集板与所述第二汇流排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源包括电池管理电路板,所述电池管理电路板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汇流排与所述电池管理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逆变器设于所述电池管理电路板背离所述第一汇流排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还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连通所述容置空间和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汇流排通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电池管理电路板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佛明章杰孙中伟付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