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21031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26 19:15
本技术属于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机器人,包括外壳和功能部件,外壳围成有多处与外部相通的内腔、外壁上开设有与外部和内腔相通的排水口;功能部件设置于内腔,以配合完成机器人作业;其中,于机器人的行进方向上、任一横断位置处,内腔的腔底与腔壁之间,和/或,内腔的腔底与功能部件之间形成有至少一处排水间隙,以在内腔内形成连续流通、朝向排水口的排水通道。该机器人通过合理排布内腔内的功能部件,在机器人的任一横断位置处形成至少一处排水间隙,使各处的排水间隙在机器人的行进方向上连通形成排水通道,当提起机器人时,内腔内的水流可快速从前侧直接流向排水口排出,利于排净内腔内的水,及提高排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


技术介绍

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解放双手,及减小游泳池等小型功能性水域清洁的人力成本,清洁机器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目前,清洁机器人能在不排放池水的情况下对池底、池壁和水面进行清洁及污物收集。也即是说,清洁机器人可沉至池底,或者漂浮在水面进行清洁。

2、现有的清洁机器人为实现在水中进行清洁,通常在其壳体上开设有相通的吸污口和排水口,具体地,当清洁机器人正向悬浮在水面,或正向沉至池底,以在水中移动进行清洁时,清洁机器人可通过吸污口将携带有污物的污水收入壳体内的收集腔中进行污物过滤收集,并将除污后形成的净水通过排水口排至池中,以达到对池水、池壁、池底等进行清洁的目的。另外,工作人员将清洁机器人从水中拿出时,清洁机器人还需将壳体内的水排出,以便维护。

3、然而,现有清洁机器人的壳体的排水效率较低,导致污水和净水的置换效率低,出水后的清理维护效率低,影响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解决机器人入水后的排水效率低的技术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的腔底开设有与所述内腔相通的置换口;所述功能部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密封腔体,各所述密封腔体与所述内腔的腔壁或腔底之间形成有至少一处排水间隙;所述功能部件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还包括传动机构及用于驱动所述机器人在水上移动的驱动桨,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输出端,并连接所述驱动桨的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的腔底开设有与所述内腔相通的置换口;所述功能部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密封腔体,各所述密封腔体与所述内腔的腔壁或腔底之间形成有至少一处排水间隙;所述功能部件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还包括传动机构及用于驱动所述机器人在水上移动的驱动桨,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输出端,并连接所述驱动桨的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密封腔体位于所述收集框和所述排水口之间时,所述收集框对应的排水间隙、所述密封腔体对应的排水间隙及所述传动机构对应的排水间隙依次相通以形成所述排水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机器人的行进方向上,所述收集框、所述密封腔体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基栋徐远俊黎振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库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