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芯片检测用大电流测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20805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26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桩芯片检测用大电流测试器,包括底座和盖体,底座的顶部设有对芯片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对芯片进行检测的测试机构,测试机构包括测试板、多个与测试板电连接的探针模组,探针模组包括导热块、连接件和阵列分布的探针弹片,连接件依次串接导热块和探针弹片,以使探针弹片安装在导热块的内侧形成探针模组;盖体的内侧设有将芯片固定的压紧组件,盖体的顶部设有驱动压紧组件靠近底座的控制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测试时,探针弹片发生弹性变形,可保证每个探针弹片均与引脚稳定接触,且各个探针弹片之间相互独立分布,确保检测过程中探针弹片具有较高的通导效率,以保证大电流测试的稳定性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芯片检测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充电桩芯片检测用大电流测试器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在使用过程中,充电桩芯片的引脚处会产生800a的瞬间电流,而随着对汽车充电桩充电效率的提高,充电桩芯片作为充电桩的核心控制单元,其在极端电流条件下的性能与可靠性会显得尤为重要。

2、为了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在充电桩芯片生产完成后,需要对充电桩芯片在800a的电流环境下进行大电流持续测试,以检测充电桩芯片在极端电流条件下的导通性能。

3、在对充电桩芯片进行大电流持续测试时,现有的测试器探针结构易因芯片引脚的平面度误差,造成探针与引脚之间的接触可靠性较低,在承载大电流检测时,易出现探针与引脚之间接触不良的状况,导致探针与引脚之间的接触电阻增大,使探针的温度快速升高,进而导致电流通导效率降低,影响测试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桩芯片检测用大电流测试器。

2、一种充电桩芯片检测用大电流测试器,包括底座和盖体,所述盖体与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桩芯片检测用大电流测试器,包括底座(1)和盖体(2),所述盖体(2)与底座(1)之间可开合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芯片检测用大电流测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浮动槽(11),所述浮动板(42)沿浮动槽(11)的内壁竖向滑动,所述浮动板(42)的底部设有支撑浮动板(42)竖向滑动的第一弹性件(43),所述浮动槽(11)的底部可拆卸固定有限制浮动板(42)竖向滑动的限位件(4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芯片检测用大电流测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弹片(523)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部(5231)、上回弹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芯片检测用大电流测试器,包括底座(1)和盖体(2),所述盖体(2)与底座(1)之间可开合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芯片检测用大电流测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浮动槽(11),所述浮动板(42)沿浮动槽(11)的内壁竖向滑动,所述浮动板(42)的底部设有支撑浮动板(42)竖向滑动的第一弹性件(43),所述浮动槽(11)的底部可拆卸固定有限制浮动板(42)竖向滑动的限位件(4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芯片检测用大电流测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弹片(523)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部(5231)、上回弹部(5232)和下回弹部(5233),所述连接件(522)与所述固定部(5231)插接配合以使多个所述探针弹片(523)串接成组,所述上回弹部(5232)的顶部设有锯齿状的触齿(5234),所述触齿(5234)与引脚(31)抵触以使所述上回弹部(5232)弹性变形,所述下回弹部(5233)的底部与所述测试板(51)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芯片检测用大电流测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521)的其中一侧设置有容纳所述探针组(55)的探针槽(5211),所述底座(1)上可拆卸固定有多个与探针模组(52)位置对应的气嘴(16),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供导热块(521)热量排出的散热孔(16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桩芯片检测用大电流测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521)与探针槽(5211)相对的一侧表面凸出设有凸块(5212),所述凸块(5212)与另一所述导热块(5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文龙李贝贝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朗之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