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臂,具体是模块化气电混合仿生机械臂。
技术介绍
1、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对生产自动化的要求不断提高,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劳动成本。机械臂作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重要工具应运而生。在技术原理方面,机械传动技术,如齿轮传动、链条传动等,为机械臂的运动传递提供了基础。电机技术的发展,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和步进电机等,为机械臂的驱动提供了动力来源。在材料领域,高强度、轻量化的金属材料和工程塑料的出现,满足了机械臂在强度和重量方面的要求。
2、目前,机械臂的长度都是统一的,在特殊工作环境情况下(抓取工作长度不够),机械臂的长度需要定制,该定制的机械臂不仅成本高,而且,还需要较长的时间等待,且特殊机械臂只对特殊工作环境占用较大的使用空间。
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模块化气电混合仿生机械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特殊机械臂成本高等待时间长的工作及相关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气电混合仿生机械臂。
2、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气电混合仿生机械臂,包括转动转动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底座(1)顶端通过第一电机(11)转动配合有第一机械臂(12),该第一机械臂(12)上部通过第二电机(13)转动配合有第二机械臂(14)和第三机械臂(15),该第三机械臂(15)一端通过第三电机(16)转动配合有模块安装件(17);所述第二机械臂(14)和第三机械臂(15)相对之间设置有增长机构(2)和第一防护机构(3)和第二防护机构(4);所述第三机械臂(15)两侧设置有喷气机构(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气电混合仿生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长机构(2)包括有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气电混合仿生机械臂,包括转动转动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底座(1)顶端通过第一电机(11)转动配合有第一机械臂(12),该第一机械臂(12)上部通过第二电机(13)转动配合有第二机械臂(14)和第三机械臂(15),该第三机械臂(15)一端通过第三电机(16)转动配合有模块安装件(17);所述第二机械臂(14)和第三机械臂(15)相对之间设置有增长机构(2)和第一防护机构(3)和第二防护机构(4);所述第三机械臂(15)两侧设置有喷气机构(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气电混合仿生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长机构(2)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二机械臂(14)一端的固定板(21),该固定板(21)一侧面上部安装有气缸(22),该气缸(22)输出端连接有推杆(23),该推杆(23)一端面固定连接有l型架板(24),该l型架板(24)两侧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动长板(25),该滑动长板(25)中间固定连接有伸长杆(26),该伸长杆(26)外侧滑动配合有固定套筒(27),该固定套筒(27)内部开设有滑动孔(271),该滑动孔(271)内部滑动配合于伸出杆(26)的外侧,所述固定套筒(27)外表面两侧开设有滑动槽口(272),该滑动槽口(272)内部滑动配合于滑动长板(25)的两侧,所述固定套筒(27)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1)的一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气电混合仿生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1)一侧面下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8)和第二支撑杆(281),该第一支撑杆(28)和第二支撑杆(281)的一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挡板(282),且第一支撑杆(28)和第二支撑杆(281)的一端均穿插在开设在限位板(29)两侧内部的第一支撑孔(291)和第二支撑孔(292)的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杆(28)外侧绕设有第一弹簧体(283),该第一弹簧体(283)两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1)一侧面的下部和限位板(29)的一侧面,所述第二支撑杆(281)外侧绕设有第二弹簧体(284),该第二弹簧体(284)两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1)一侧面的下部和限位板(29)的一侧面。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气电混合仿生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伸长杆(26)一端固定在第三机械臂(15)的一端面,所述该限位板(29)上端面固定在第三机械臂(15)一端面外侧的下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气电混合仿生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机构(3)包括有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1)一侧面的第一承受板(31)和第二承受板(311),该第一承受板(31)和第二承受板(311)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壳(32),该第一防护壳(32)外侧面沿长度方向等距开设有通口(321),且第一防护壳(3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基文,田朝阳,曾明,洪菲,刘顺平,黄明,李靖,
申请(专利权)人:邵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