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承重-抗侧分离的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20794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26 19:13
本申请涉及框架剪力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承重‑抗侧分离的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包括框架、预制墙板、支撑模块及抗震模块。其中,支撑模块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预制墙板之间;抗震模块包括抗震组件、缓冲组件及连接组件,所述抗震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模块上,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所述抗震组件上,所述连接组件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连接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预制墙板上,多组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抗震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缓冲组件抵触,当所述连接组件相对于所述抗震组件发生位移时,所述缓冲组件能够发生形变。本申请具有提高抗震性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框架剪力墙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承重-抗侧分离的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建筑领域,住宅结构体系的发展对于提升建筑性能和使用体验至关重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类建筑技术不断涌现,逐渐发展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结构体系,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以及框架剪力墙结构等,这些结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的建筑需求。

2、框架剪力墙结构也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它结合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特点,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相关技术中,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通常采用现浇工艺,即先完成梁、柱等框架构件的现场浇筑,随后在预留位置绑扎剪力墙钢筋并支模浇筑混凝土,通过钢筋锚固或焊接实现框架与剪力墙的连接。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采用钢筋将框架和剪力墙连接在一起,主要依赖钢筋的机械咬合力传递荷载,在地震或风荷载作用下,连接节点易因应力集中产生裂缝,从而会导致整体结构稳定性降低,进而会导致结构抗震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抗震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承重-抗侧分离的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承重-抗侧分离的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组件(41)包括抗震套筒(411),所述抗震套筒(411)设置在所述支撑模块(3)上,所述抗震套筒(41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通槽(4111),所述连接组件(43)包括连接件(431),多个所述连接件(431)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1)和所述预制墙板(2)上,所述连接件(431)的一端穿过所述通槽(4111)插设至所述抗震套筒(411)内,所述连接件(431)插设至所述抗震套筒(411)内的一端设置有锯齿(4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承重-抗侧分离的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承重-抗侧分离的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组件(41)包括抗震套筒(411),所述抗震套筒(411)设置在所述支撑模块(3)上,所述抗震套筒(41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通槽(4111),所述连接组件(43)包括连接件(431),多个所述连接件(431)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1)和所述预制墙板(2)上,所述连接件(431)的一端穿过所述通槽(4111)插设至所述抗震套筒(411)内,所述连接件(431)插设至所述抗震套筒(411)内的一端设置有锯齿(432),所述缓冲组件(42)设置在所述抗震套筒(411)内并与所述锯齿(432)间隔设置,所述抗震套筒(411)内能够填充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承重-抗侧分离的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42)包括第一弹性件(421),所述第一弹性件(421)设置在所述抗震套筒(411)内并与所述锯齿(432)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承重-抗侧分离的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套筒(411)内分别开设有容纳槽(4112)和活动槽(4113),所述活动槽(4113)分别与所述容纳槽(4112)和所述通槽(4111)连通,所述缓冲组件(42)包括第二弹性件(422)及联动件(423),所述第一弹性件(421)、所述第二弹性件(422)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纳槽(4112)内并相互抵触,所述第一弹性件(421)位于所述第二弹性件(422)靠近所述锯齿(432)的一侧,所述联动件(423)活动设置在所述活动槽(4113)内,所述联动件(42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431)抵触,所述联动件(423)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弹性件(42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422)之间,当所述连接件(431)与所述抗震套筒(411)发生相对位移时,所述连接件(431)能够推动所述联动件(423)向所述第一弹性件(42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422)之间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承重-抗侧分离的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31)上开设有引导槽(4311),所述联动件(423)包括第一推块(4231)及第二推块(4232),所述第一推块(4231)、所述第二推块(4232)分别滑移设置在所述活动槽(4113)内,所述第一推块(4231)的一端延伸出所述活动槽(4113)并插设至所述引导槽(4311)内,所述第一推块(4231)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磊王能林张书强张国启邓箭许铭杨栋李雷卡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