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ABS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20348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26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静电ABS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ABS板材按照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ABS树脂100份、改性抗静电剂5.8‑7.2份、抗氧剂0.25‑0.3份和润滑剂0.4‑0.5份;改性抗静电剂由三乙醇胺和环氧氯丙烷开环、闭环反应制成环氧基体,由N‑苯基对苯二胺自聚形成端氨基的苯胺四聚体,之后由环氧基体和苯胺四聚体,开环制成改性中间体,最后由2‑碘乙醇季铵化;其在ABS基体中形成“伞状”分布,实现了深层‑表层协同静电耗散网络与表面性能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具体地,涉及一种抗静电abs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ab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凭借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已成为板材领域的重要材料,广泛应用于精密电子元件输送线体、防静电周转箱、洁净室隔板、敏感器件贮存柜等场景。然而,其固有的高绝缘性导致抗静电能力极差,板材在输送或贮存过程中与物料、设备频繁摩擦产生静电荷积聚。这极易引发粉尘吸附污染产品、静电放电击穿敏感电子元器件,甚至在易燃易爆环境中诱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2、针对abs材料抗静电不足的缺陷,最为便捷高效的抗静电技术手段为引入抗静电剂共混,但是,现有抗静电剂存在如下技术瓶颈:无机抗静电剂,以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等为代表,虽能提供永久、高效抗静电性,但需高添加量才能构建有效导电网络,而高填充量严重劣化abs韧性,导致板材脆性剧增,抗冲击性能大幅下降,在动态输送或碰撞场景下极易开裂失效,使得abs板材的强韧性优势难以发挥;有机抗静电剂,以季铵盐、磺酸盐等为代表,其迁移在材料表面形成静电通道,用量低、抗静电效率高,但是,当局部强烈摩擦时,瞬时产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静电ABS板材,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ABS树脂100份、改性抗静电剂5.8-7.2份、抗氧剂0.25-0.3份和润滑剂0.4-0.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ABS板材,其特征在于,三乙醇胺、环氧氯丙烷、三乙胺、氢氧化钠和二氧六环的用量比为0.1mol:0.31-0.32mol:1.5-2mL:6.5-8g:120-150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静电ABS板材,其特征在于,N-苯基对苯二胺、二氧化锰、过硫酸铵和丙酮的用量比为0.1mol:25-30mg:2.8-3.5g:420-480mL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abs板材,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abs树脂100份、改性抗静电剂5.8-7.2份、抗氧剂0.25-0.3份和润滑剂0.4-0.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abs板材,其特征在于,三乙醇胺、环氧氯丙烷、三乙胺、氢氧化钠和二氧六环的用量比为0.1mol:0.31-0.32mol:1.5-2ml:6.5-8g:120-150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静电abs板材,其特征在于,n-苯基对苯二胺、二氧化锰、过硫酸铵和丙酮的用量比为0.1mol:25-30mg:2.8-3.5g:420-480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静电abs板材,其特征在于,环氧基体、苯胺四聚体、四丁基溴化铵和二氯甲烷的用量比为10mmol:30mmol: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会颖凌乐旭罗毅罗开洪钟元生郑传敏郭昌伟赖道能罗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犹县穗联工程塑料厂普通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