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底托无机房电梯的固定支架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1952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22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底托无机房电梯的固定支架结构及方法,包括固定支架和轮梁架,固定支架的表面两侧通过连接板对称连接有连接横架,轮梁架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板,轮梁架的表面通过第一加固板连接固定顶板,轮梁架的两端连接有L型限位板,L型限位板卡设于固定支架的表面;轮梁架的一侧通过第二加固板连接有加固架,加固架和轮梁架的顶部通过安装座活动安装有返绳轮,安装座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护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轮梁架的支撑强度,降低轮梁出现结构疲劳情况,提高使用寿命,并方便对返绳轮进行装配,在对轮梁架安装时,可以对轮梁架位置进行移动调节,从而起到对返绳轮位置进行微调,进一步提高安装的精度以及检修维护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底托无机房电梯的固定支架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基于底托无机房电梯的固定支架结构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1、无机房电梯指的是在电梯的井道顶部没有相应的安装曳引机的房屋空间,是一个直通的电梯井道结构,这样的结构常见在居民别墅、小型化的公寓等场所,适合相对较小载重的电梯结构。而底托无机房电梯的轮梁是电梯结构中的关键承重和传动部件;轮梁作为承重框架的一部分,用于固定反绳轮,确保曳引绳按设计路径绕行,传递动力带动轿厢和对重运动。

2、但是现有的底托无机房电梯的轮梁在固定时大多是通过焊接或螺栓直接固定,安装精度要求高,同时会导致后期调整困难,而且缺少对轮梁结构的加固,轮梁易因应力集中导致结构疲劳,对使用寿命会有所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底托无机房电梯的固定支架结构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底托无机房电梯的固定支架结构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底托无机房电梯的固定支架结构,包括固定支架(1)和轮梁架(4),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底托无机房电梯的固定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定位机构包括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底托无机房电梯的固定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卡板(25)的表面连接有定位卡杆(26),所述定位卡杆(26)活动卡装在锁紧座(23)的表面,所述调节杆(28)的表面套设有压缩弹簧(29),所述压缩弹簧(29)的一端连接于锁紧卡板(25)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底托无机房电梯的固定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底托无机房电梯的固定支架结构,包括固定支架(1)和轮梁架(4),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底托无机房电梯的固定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定位机构包括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底托无机房电梯的固定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卡板(25)的表面连接有定位卡杆(26),所述定位卡杆(26)活动卡装在锁紧座(23)的表面,所述调节杆(28)的表面套设有压缩弹簧(29),所述压缩弹簧(29)的一端连接于锁紧卡板(25)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底托无机房电梯的固定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28)的一侧位于锁紧卡板(25)的表面连接有导向杆(27),所述导向杆(27)的表面滑动连接固定座(21),所述锁紧座(23)与限位导槽(24)表面的安装孔配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底托无机房电梯的固定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板(6)的两端连接轮梁架(4)的表面,所述固定顶板(7)安装在第一加固板(6)的顶部,所述固定顶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代波王国安詹树贵陈建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奥菱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