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改善莫尔纹的光学膜、复合增亮膜及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1939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22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效改善莫尔纹的光学膜、复合增亮膜及背光模组,其包括基材层以及附着在基材层一侧表面上的棱镜结构层;棱镜结构层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凸起以及连续排列设置在第一凸起两侧的若干第二凸起;从横截面上看,第一凸起为等腰三角形;第二凸起为“M”型棱镜结构,第二凸起包括依次邻接的第一~第四斜边,第一斜边起始于基材层表面,第四斜边终止于基材层表面;第一斜边与第二斜边呈夹角设置形成第一顶峰,第三斜边与第四斜边呈夹角设置形成第二顶峰;第一顶峰与第二顶峰之间的间距随着远离第一凸起逐渐递增或递减。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新型抗干涉棱镜结构,能够平衡光学性能,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进行成本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薄膜,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效改善莫尔纹的光学膜、复合增亮膜及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1、液晶显示器lcd是目前最常见的显示技术。lcd为非发光性的显示设备,需要借助背光模组blu提供高亮、均匀的光源才能达到显示效果。背光模组中包含光源、导光板、以及反射膜、扩散膜和增亮膜三种主要的光学膜片。

2、增亮膜的作用是将通过扩散片后实现匀化、散射的大部分光线重新汇聚到中心视角(相对于发光面法线±35°)以内,显著提高了正视亮度,减少了低出射角(相对于发光面)散射光线的损失。增亮膜一般采用等腰三角型的长条形微棱镜结构,通过光线在棱镜侧面的折射、全反射以及棱镜之间的多次折射,产生光线的正视累积效果和回收利用效果,实现了对绝大部分光线的出射角控制。

3、传统的增亮膜采用顶角为90°的等腰三角形截面以实现最佳亮度提升光学效果。然而,这种有序重复的棱镜阵列会与液晶面板周期性排列的像素单元产生光学干涉现象,当两者间距(pitch)相近或存在特定角度关系时,会形成被称为莫尔纹(或称水波纹)的可视化干涉图案,导致图像清晰度下降。随着显示技术向高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效改善莫尔纹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材层以及附着在所述基材层一侧表面上的棱镜结构层;所述棱镜结构层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凸起以及沿第一方向连续排列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两侧的若干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沿第二方向延伸至所需长度,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改善莫尔纹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P3随着所述第二凸起远离所述第一凸起按照设定规则递增或递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改善莫尔纹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边与所述第二斜边的夹角为90±5°;所述第三斜边与所述第四斜边的夹角为90±5°;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改善莫尔纹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材层以及附着在所述基材层一侧表面上的棱镜结构层;所述棱镜结构层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凸起以及沿第一方向连续排列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两侧的若干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沿第二方向延伸至所需长度,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改善莫尔纹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p3随着所述第二凸起远离所述第一凸起按照设定规则递增或递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改善莫尔纹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边与所述第二斜边的夹角为90±5°;所述第三斜边与所述第四斜边的夹角为90±5°;所述第一凸起的顶角为90±5°;所述第一凸起的底边l1与第二凸起的底边l2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有效改善莫尔纹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随着所述第二凸起远离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的底边l2保持不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改善莫尔纹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的中心线oo’经过所述第二斜边与所述第三斜边的邻接点a,所述第一斜边与所述第四斜边以所述中心线oo’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斜边与所述第三斜边以所述中心线oo’对称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改善莫尔纹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凸起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p1,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凸起中心线之间的间距相等且为p2,p1= p2且大于或等于21u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改善莫尔纹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雪娇那志成元美淑李鹏梁荣勋
申请(专利权)人:常宝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