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用阻尼器及车用扶手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1938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22 18:50
本技术公开了转动用阻尼器及车用扶手箱,该阻尼器包括第一枢轴、第二枢轴、传动组件、限位组件及扭力组件;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及第四传动齿轮;限位组件包括角度限位板,角度限位板的两端部均开设有弧形限位槽,限位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轮和第二限位轮。本技术通过第一枢轴与第二枢轴的双轴心设计,在不设计避位结构的情况下也能轻松实现大角度转动,且通过扭力组件的设置可对该转动角度进行适度定位,这样可减小发生松动及晃动的几率,另外,当两者发生相对转动时,亦不会增加转动装置的应臂力,可减小大角度状态下发生断裂、破损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用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动用阻尼器及车用扶手箱


技术介绍

1、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内饰品质和舒适性关注度的提高,翻盖式车用扶手箱因其便捷性和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已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为实现翻盖式设计的开关,通常在盖体与扶手箱体之间设置有转动装置,通过该转动装置,可轻松打开盖体以提供更大的储物空间,亦可轻松关闭盖体以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但现有的转动装置大多采用拉簧结构来产生拉力以便于翻开90-180度,并利用外部结构来进行该掀开角度的定位,闭合时,则是利用扶手箱体的卡槽和盖体赏的卡勾进行锁定,这仍具有如下问题:1、缺乏阻尼设计的转动装置在多次翻转后易产生磨损,进而极易引起晃动和异音;2、当盖体翻开至180度时,应力臂增加,转动装置极易发生断裂问题;3、翻转动作只能围绕转动装置的轴心,当需要翻开大角度,例如180度时,需在盖体或者扶手箱体上设计避位结构方能达成,如此,会增大扶手箱的占用空间;4、卡槽、卡勾及其他用于锁定角度的外部结构,不仅外观不佳,且每次锁定均需额外施力,降低用户体验感,另外,前述外部结构在多次配合后,其锁定功能会逐步失效,具有较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转动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枢轴(10)、第二枢轴(20)、传动组件、限位组件及扭力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力组包括若干个套设在第一枢轴(10)上的第一弹性片(51)、连动套接在第一枢轴(10)上的第一干涉片(52)及螺纹连接在第一枢轴(10)末端部的第一螺母(53),第一螺母(53)将第一弹性片(51)和第一干涉片(52)一体抵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扭力组还包括连动套接在所述第二枢轴(20)上的自锁轮(57),自锁轮(57)沿其轴向延伸设置有...

【技术特征摘要】

1.转动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枢轴(10)、第二枢轴(20)、传动组件、限位组件及扭力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力组包括若干个套设在第一枢轴(10)上的第一弹性片(51)、连动套接在第一枢轴(10)上的第一干涉片(52)及螺纹连接在第一枢轴(10)末端部的第一螺母(53),第一螺母(53)将第一弹性片(51)和第一干涉片(52)一体抵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扭力组还包括连动套接在所述第二枢轴(20)上的自锁轮(57),自锁轮(57)沿其轴向延伸设置有锁定凸起(5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力组还包括连动套接在所述第一枢轴(10)上的第一分隔片(511),所述第二扭力组还包括连动套接在所述第二枢轴(20)上的第二分隔片(512),第一分隔片(511)和第二分隔片(512)均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32)与所述角度限位板(41)之间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动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涉片(52)、所述第二干涉片(55)、所述第一分隔片(511)及所述第二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贤勇胡源清邓宏
申请(专利权)人:新连刚电子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