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超扫描的脑电共享空间特征指导的目标检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17367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22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超扫描的脑电共享空间特征指导的目标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目标检测方法根据同步性的大小,在多个私人空间的各通道中筛选共享通道对,构建共享空间。使用共享空间特征分别增强各个私有特征,得到多个私人空间对应的增强脑电信号特征。融合得到最终分类特征。将最终分类特征输入分类器,获得被测图像的目标检测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共享空间捕捉两个被试之间的共同认知特征,并结合私有空间提取个体特异性特征,有效地提升了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联合学习框架中的多头注意力机制进一步优化了共享与私有空间之间的信息交互,使得模型在多种任务场景下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脑机协同目标检测,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扫描的脑电共享空间特征指导的目标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系统是一种实现人脑与外部设备直接通信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康复、智能控制和目标检测等领域。其中,基于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的bci因其非侵入性、操作便捷和高时间分辨率的特点,成为研究热点。

2、在eeg相关的目标检测任务中,快速序列视觉呈现(rapid serial visualpresentation, rsvp)是一种常用范式。rsvp通过快速连续呈现刺激图像,并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特征进行目标检测。典型的erp成分包括p300和n200,这些成分在特定刺激后会产生明显的脑电反应。然而,由于eeg信号具有低信噪比、非线性和个体差异等问题,传统的单脑检测系统在复杂场景中的检测性能仍然有限。

3、近年来,超扫描(hyperscanning)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超扫描的脑电共享空间特征指导的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筛选共享通道对的过程为:对不同私人空间的各个对应通道分别计算相位锁定值;按照相位锁定值从大到小,在各私人空间中提取通道,作为共享通道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提取包括一层或串行连接的多层多尺度卷积操作;所述多尺度卷积操作包括卷积核不同的多个卷积层;每个卷积层均包括时间卷积块和精细深度卷积块;同一多尺度卷积模块中的各卷积层并行设置,且输出特征拼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检测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超扫描的脑电共享空间特征指导的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筛选共享通道对的过程为:对不同私人空间的各个对应通道分别计算相位锁定值;按照相位锁定值从大到小,在各私人空间中提取通道,作为共享通道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提取包括一层或串行连接的多层多尺度卷积操作;所述多尺度卷积操作包括卷积核不同的多个卷积层;每个卷积层均包括时间卷积块和精细深度卷积块;同一多尺度卷积模块中的各卷积层并行设置,且输出特征拼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共享空间特征分别增强各个私有特征的过程为:基于多头交叉注意力机制,将共享空间特征线性转换为查询矩阵;将私有特征线性转换为键矩阵与值矩阵;分别计算并拼接每个注意力头中的注意力得分,得到增强脑电信号特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增强脑电信号特征通过决策融合的方式获取最终分类特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者数量为两个;所述分类器利用包括各被测者观察图像时脑电信号的数据集进行训练,损失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万增莫凯麟何秉峰王柯翰杨子玥杜郭莹马龙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