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1554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9 19:39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工位上料机构,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架,其数量为两个,所述安装架设置有电机;连接板组件,其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板以及两个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可转动地与两个所述安装架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可转动地与两个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平行,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机可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板转动;上料板,其包括两个上料板,两个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以及两个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与一所述上料板的四角连接,两个第一连接板以及两个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与另一所述上料板的四角连接,两个所述上料板相互平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涉及一种双工位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1、目前通常产品加工需要使用多个上料平台,在设备生产时能同时人工上下料,提升设备生产节拍,多工位上料机构通常使用平面转台或立式转台机构。

2、例如一种申请号为cn202410579045.2的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多工位铣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所述床身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工作台,所述床身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开设有气缸槽,所述气缸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贯穿支架的顶部内壁,并延伸至其下方,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铣削集尘机构,所述铣削集尘机构用于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并对碎屑进行收集,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上下料机构,所述上下料机构用于对工件进行上下料,所述床身内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对上下料机构进行定位。

3、综上所述,现有的一些技术方案中结构成本较高,不满足精益生产需求,且占地面积大,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工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还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定位销以及可移动的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有第二定位孔,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板转动至所述第一定位销对准所述第一定位孔时所述第一定位销可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或者转动至所述第二定位销对准所述第二定位孔时所述第二定位销可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工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还设置有第一定位驱动元件以及第二定位驱动元件,所述第一定位销与所述第一定位驱动元件的驱动轴连接,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还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定位销以及可移动的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有第二定位孔,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板转动至所述第一定位销对准所述第一定位孔时所述第一定位销可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或者转动至所述第二定位销对准所述第二定位孔时所述第二定位销可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工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还设置有第一定位驱动元件以及第二定位驱动元件,所述第一定位销与所述第一定位驱动元件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驱动元件可驱动所述第一定位销移动,所述第二定位销与所述第二定位驱动元件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驱动元件可驱动所述第二定位销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工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驱动元件设置为电动缸或者液压缸或者气缸,所述第二定位驱动元件设置为电动缸或者液压缸或者气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并可转动地与两个所述安装架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爱平张志亭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蓝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