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近距离下穿污水管的复合支护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1382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5 2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盾构近距离下穿污水管的复合支护施工方法,采用导水截流、主动防护、超前支护和动态调控的方式进行盾构掘进,解决盾构安全穿越高风险管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主动防护‑超前支护‑动态平衡的复合协同支护体系对土体的有效防护,保证了盾构掘进过程中污水管周边土体的位移<5mm,土体位移降低了50%以上,并将污水管的沉降控制在3mm以内,有效避免了因地层扰动导致的污水管变形错位损坏的风险,显著提升了穿越高风险管线时掘进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盾构施工,具体涉及一种盾构近距离下穿污水管的复合支护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盾构隧道下穿既有管线的工程面临日益复杂的技术挑战。特别是在富水软土地层、高密度建成区等特殊工况下,如何有效控制地层扰动、保障既有管线安全运营成为行业亟需解决的难题。现有技术中,常规的管棚支护、注浆加固等工艺虽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但在面对大直径承插型重力污水管、高灵敏度输水管线等特殊结构时,仍存在地层沉降控制精度不足、管线接头密封性受损风险高等技术瓶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盾构近距离下穿污水管的复合支护施工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盾构近距离下穿污水管的复合支护施工方法,采用复合协同支护体系在盾构掘进过程对土体进行防护,精确控制污水管的沉降。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盾构近距离下穿污水管的复合支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截流导水:确定污水管的分布,并确定截流点位,先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近距离下穿污水管的复合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近距离下穿污水管的复合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1中,截流导水的具体操作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近距离下穿污水管的复合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2中,管体强化的具体操作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近距离下穿污水管的复合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3中,进行超前支护的具体操作为:在污水管与盾构隧道之间的土体中钻孔,钻孔操作时,孔洞轴线与盾构隧道轴线平行,且孔洞位于盾构隧道的上方,然后在钻孔中插入钢管,然后对钻孔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近距离下穿污水管的复合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近距离下穿污水管的复合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1中,截流导水的具体操作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近距离下穿污水管的复合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2中,管体强化的具体操作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近距离下穿污水管的复合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3中,进行超前支护的具体操作为:在污水管与盾构隧道之间的土体中钻孔,钻孔操作时,孔洞轴线与盾构隧道轴线平行,且孔洞位于盾构隧道的上方,然后在钻孔中插入钢管,然后对钻孔注浆填充形成管棚,管棚形成的平面与污水管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近距离下穿污水管的复合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4中,盾构始发的具体操作为:进行盾构机和钢套筒的拼装,盾构机推进至洞门位置时,向钢套筒内注入惰性浆液,盾构机同步启动空压机建立土仓压力,达到与地层平衡的设计压力时,盾构机开始掘进,盾构机掘进的同时打入同步砂浆,填充管片与钢套筒之间的空隙,盾构机掘进至整体进入土层,并维持土仓设定压力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亚军赵保森吕朋袁金鹏刘伟马志杨刘东超谢洞洞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