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窗户节能,具体为一种非耗能被动式空气微循环窗。
技术介绍
1、非耗能被动式空气微循环窗是一种现代化、智能化的窗户设计,该专利技术在通过与各类传感器相互协调,智能有效地调整室内外空气交换模式,改善室内外空气循环状态,提高建筑隔热降温、通风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时可以通过网络连接整个装置系统,为终端提供大量环境数据的同时也能更好的为居住者服务,装置带来优良的通风换气、保温隔热和采光体验,通过智能百叶系统完成对遮阳百叶旋转角度的智能控制;通过热压通风技术达到室内外通风循环;用户可以将自己的需求传输给信息处理中心,对智能百叶系统的运行系统做出变更,以满足用户特殊需求。
2、然而在现有的窗构件经用户使用后,发现仍然存有以下的缺陷:普通断桥铝门窗,开窗难度较大且角度不能随意调控,也不易维修;呼吸式双层幕墙,在无风环境下无法自然通风,必须和吊顶的暖通系统协调,能耗较大,且使用范围受限;智能门窗,需要多出无线遥控器来调控,造成在一定程度上的不便,且在节能绿色方面不突出,安装程序复杂,后期维护不便;双层光伏玻璃,在发电时需要直射光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耗能被动式空气微循环窗,包括光照传感器(1)、温度传感器(2)、湿度传感器(3)、1号通风口(4)、2号通风口(5)、3号通风口(6)、4号通风口(7)、智能百叶(8)、薄膜太能电池(9)、加热铜丝(10)和Low-e覆膜玻璃(1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耗能被动式空气微循环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百叶(8)由百叶(帘)、电机、传感器以及控制线路组成,百叶(帘)、电机、传感器以及控制线路相互连接并集成设置于智能百叶(8)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耗能被动式空气微循环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传感器(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耗能被动式空气微循环窗,包括光照传感器(1)、温度传感器(2)、湿度传感器(3)、1号通风口(4)、2号通风口(5)、3号通风口(6)、4号通风口(7)、智能百叶(8)、薄膜太能电池(9)、加热铜丝(10)和low-e覆膜玻璃(1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耗能被动式空气微循环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百叶(8)由百叶(帘)、电机、传感器以及控制线路组成,百叶(帘)、电机、传感器以及控制线路相互连接并集成设置于智能百叶(8)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耗能被动式空气微循环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传感器(1)与智能百叶(8)的控制线路通过线路连接,且光照传感器(1)位于空气微循环窗外侧可接收阳光照射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耗能被动式空气微循环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2)分布于空气微循环窗的室内侧和室外侧表面,所述湿度传感器(3)设置于空气微循环窗靠近室内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熙,何宇丰,陈付明,申玲,唐西娅,刘路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