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耗能被动式空气微循环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13414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5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窗户节能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非耗能被动式空气微循环窗,包括光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1号通风口、2号通风口、3号通风口、4号通风口、智能百叶、薄膜太能电池、加热铜丝和Low‑e覆膜玻璃,所述光照传感器设置于空气微循环窗上,用于收集太阳照射相关信息。该非耗能被动式空气微循环窗,本发明专利技术运用一种基于被动式热压通风原理来进行通风调节,室内空气通过内层玻璃下部开关装置的通风口进入换气层,使内侧玻璃温度达到或接近室内温度,从而形成优越的温度条件,达到节能效果,根据英国劳氏船社总部大厦及美国西方化学中心大厦的相同原理窗构件使用来看,其节能效果较传统玻璃相比达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窗户节能,具体为一种非耗能被动式空气微循环窗


技术介绍

1、非耗能被动式空气微循环窗是一种现代化、智能化的窗户设计,该专利技术在通过与各类传感器相互协调,智能有效地调整室内外空气交换模式,改善室内外空气循环状态,提高建筑隔热降温、通风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时可以通过网络连接整个装置系统,为终端提供大量环境数据的同时也能更好的为居住者服务,装置带来优良的通风换气、保温隔热和采光体验,通过智能百叶系统完成对遮阳百叶旋转角度的智能控制;通过热压通风技术达到室内外通风循环;用户可以将自己的需求传输给信息处理中心,对智能百叶系统的运行系统做出变更,以满足用户特殊需求。

2、然而在现有的窗构件经用户使用后,发现仍然存有以下的缺陷:普通断桥铝门窗,开窗难度较大且角度不能随意调控,也不易维修;呼吸式双层幕墙,在无风环境下无法自然通风,必须和吊顶的暖通系统协调,能耗较大,且使用范围受限;智能门窗,需要多出无线遥控器来调控,造成在一定程度上的不便,且在节能绿色方面不突出,安装程序复杂,后期维护不便;双层光伏玻璃,在发电时需要直射光源,室内需要使用窗帘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耗能被动式空气微循环窗,包括光照传感器(1)、温度传感器(2)、湿度传感器(3)、1号通风口(4)、2号通风口(5)、3号通风口(6)、4号通风口(7)、智能百叶(8)、薄膜太能电池(9)、加热铜丝(10)和Low-e覆膜玻璃(1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耗能被动式空气微循环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百叶(8)由百叶(帘)、电机、传感器以及控制线路组成,百叶(帘)、电机、传感器以及控制线路相互连接并集成设置于智能百叶(8)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耗能被动式空气微循环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传感器(1)与智能百叶(8)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耗能被动式空气微循环窗,包括光照传感器(1)、温度传感器(2)、湿度传感器(3)、1号通风口(4)、2号通风口(5)、3号通风口(6)、4号通风口(7)、智能百叶(8)、薄膜太能电池(9)、加热铜丝(10)和low-e覆膜玻璃(1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耗能被动式空气微循环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百叶(8)由百叶(帘)、电机、传感器以及控制线路组成,百叶(帘)、电机、传感器以及控制线路相互连接并集成设置于智能百叶(8)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耗能被动式空气微循环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传感器(1)与智能百叶(8)的控制线路通过线路连接,且光照传感器(1)位于空气微循环窗外侧可接收阳光照射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耗能被动式空气微循环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2)分布于空气微循环窗的室内侧和室外侧表面,所述湿度传感器(3)设置于空气微循环窗靠近室内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熙何宇丰陈付明申玲唐西娅刘路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