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砟道床轨枕与道床离缝修复方法及修复工装技术

技术编号:461330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5 20:09
一种无砟道床轨枕与道床离缝修复方法及修复工装,属于铁路工程维护技术领域。包括:确定离缝位置并清理杂质;安装特殊模具形成密闭空腔,通过楔形压紧工装固定;分阶段加压注入预加热的低粘度修复材料,控制注浆压力并保压,结合模具内加热丝调节材料温度,确保材料渗透深度≥0.3mm;回收多余材料后拆除模具并验收。修复工装由U型与I型模具通过弹簧卡扣连接,内置加热丝、压力及温度监测仪,接触部位设充气气囊或柔性密封条,模具骨架采用高强复合铝合金。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密封加压、精准控温及材料回收,解决了传统修复填充不饱满、密封不严、效率低的问题,具有操作便捷、修复质量高、环保经济的优势,适用于复杂离缝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修复方法及其修复工装,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砟道床轨枕与道床离缝修复方法及修复工装


技术介绍

1、无砟道床在长期运营过程中,由于基础沉降、温度变化、列车荷载等因素,可能导致轨枕与道床之间出现离缝。这些离缝不仅影响轨道的几何尺寸和稳定性,还可能进一步影响铁路线路的安全性和运行质量。传统修复方法往往存在修复效率低下、修复质量难以保证、填充效果不够饱满、易复发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精准、环保的修复方法及工装显得尤为重要。

2、现有技术1cn116815560a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离缝修复方法,包括在避开钢筋的位置,沿轨道板铺设方向呈梅花状布孔且打孔穿过轨道板至充填层表面,形成多个注浆孔;通过封边件对离缝进行封边处理并间隔设置多个排气孔;在注浆孔内插入注浆管并以跳孔注浆方式通过注浆管向离缝灌注与充填层原材料力学性能相近的柔性水泥基注浆材料;待柔性水泥基注浆材料硬化后,拆除注浆管和封边件;对注浆孔进行清理并向注浆孔内灌注与轨道板力学性能相近的高强微膨胀水泥基材料。

3、现有技术2cn107476149b公开了一种非开挖式无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砟道床轨枕与道床离缝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修复材料为高分子树脂或环氧树脂,25℃下粘度≤150mPa·s,1d强度≥30MPa,最终强度≥60MPa,粘接强度≥3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模具与轨枕、道床形成的空腔宽度为10-15mm,高度为30-35mm,且模具与轨枕、道床接触部位设有充气气囊或柔性密封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注浆压力通过空腔内设置的压力监测仪实时监控,且加热温度通过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砟道床轨枕与道床离缝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修复材料为高分子树脂或环氧树脂,25℃下粘度≤150mpa·s,1d强度≥30mpa,最终强度≥60mpa,粘接强度≥3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模具与轨枕、道床形成的空腔宽度为10-15mm,高度为30-35mm,且模具与轨枕、道床接触部位设有充气气囊或柔性密封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注浆压力通过空腔内设置的压力监测仪实时监控,且加热温度通过温度监测仪反馈控制,加热温度≤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东斌刘竞魏洪山宋飞刘相会李秋原贾桂良王茂马玉麟董煜峰于红健刘苏伟王鹏飞赵文涛齐进会刘青赵银春沈旭松李朝煌刘家兵丰成林盛智勇谢良谨娄小强王伟志黄凯王建红王海舰贾俊华于江永周士杰崔本超王航张冬冬苏依琳李康吕善良李明靳昊李书明郁培云迟伟张驰潘永健胡家林蒋睿李康刘婷婷袁家钰陈颜王尚尚王珊李金辉何哲明孙润峰张昊祝愿李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