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微通道加工用金属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1284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5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孔微通道加工用金属材料,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铝0.5%‑3.0%、镍2.0%‑5.0%、钛0.2%‑1.0%、锆0.1%‑0.5%;碳化硅或氮化铝增强相1.0%‑4.0%;复合造孔剂3%‑10%;稀土元素0.03%‑0.1%、氧化锆0.05%‑0.2%;铬1.0%‑3.0%、碳0.01%‑0.1%;铜基体:余量。通过独特的成分设计及复合制备工艺,实现了多孔微通道金属材料在高热导率与高强度间的良好平衡,增强了室温抗拉强度,延伸率18%,经500次热循环后性能仍保持优良,这种性能的提升主要得益于铜基体与微合金元素的协同作用,以及对孔隙结构的精细调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具体为一种多孔微通道加工用金属材料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各领域对高效热交换和散热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在一些高精尖领域里,多孔微通道金属材料因其独特的传热和流动特性而被广泛应用,多孔微通道金属材料是一类具有三维贯通孔隙结构及精密流道设计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其核心特征在于通过可控孔隙与微米级通道的协同作用,实现高效传热、流体分配及结构功能一体化。

2、然而,传统多孔材料的性能还存有缺陷,其中常规造孔剂(如单一碳酸氢铵或聚合物)因粒径分布宽、分解残留等问题,导致孔隙连通度低、尺寸偏差大,显著降低传热效率,使得传统铜基多孔材料的热导率和强度难以兼顾,在高温环境下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不足,有些材料抗腐蚀和抗热疲劳性能欠佳,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相关设备的性能提升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孔微通道加工用金属材料,解决了传统铜基多孔材料的热导率和强度难以兼顾,在高温环境下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2、为实现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微通道加工用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铝0.5%-3.0%、镍2.0%-5.0%、钛0.2%-1.0%、锆0.1%-0.5%;碳化硅或氮化铝增强相1.0%-4.0%;粒径5-30μm的复合造孔剂3%-10%,所述复合造孔剂由碳酸氢铵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按质量比1:1-3:1组成;稀土元素0.03%-0.1%,所述稀土元素选自镧、铈、钇中的至少一种;氧化锆0.05%-0.2%;铬1.0%-3.0%、碳0.01%-0.1%、氮0.01%-0.05%;铜基体: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微通道加工用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基体的晶粒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微通道加工用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铝0.5%-3.0%、镍2.0%-5.0%、钛0.2%-1.0%、锆0.1%-0.5%;碳化硅或氮化铝增强相1.0%-4.0%;粒径5-30μm的复合造孔剂3%-10%,所述复合造孔剂由碳酸氢铵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按质量比1:1-3:1组成;稀土元素0.03%-0.1%,所述稀土元素选自镧、铈、钇中的至少一种;氧化锆0.05%-0.2%;铬1.0%-3.0%、碳0.01%-0.1%、氮0.01%-0.05%;铜基体: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微通道加工用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基体的晶粒尺寸为1-5μm,且晶粒取向度偏差小于15°,孔隙率控制在15%-35%,孔隙连通度大于90%。

3.一种多孔微通道加工用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孔微通道加工用金属材料,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生国袁玉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泽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