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调节云台与固定阵列的次级声源参数优化系统及协同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1271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5 20:00
基于可调节云台与固定阵列的次级声源参数优化系统及协同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降噪系统未解决声源方向性优化、无法适应动态噪声源的问题。优化系统包括固定次声源阵列、可调节云台模块、多模态传感器网络和控制单元,固定次声源阵列用于产生与噪声相反的反相声波;可调节云台模块用于调整固定次声源阵列的扬声器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多模态传感器网络用于检测噪声、环境湿度和振动加速度数据;控制单元根据多模态传感器网络的检测数据调整次级声源参数,优化降噪参数提高降噪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降噪范围提升,适应瞬态噪声场景,实现50Hz‑1kHz全频段抑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降噪,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可调节云台与固定阵列的次级声源参数优化系统及协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电力变压器在城区中运行时,因铁芯磁致伸缩和绕组电磁力作用,会产生显著的低频电磁噪声与高频振动噪声,低频电磁噪声的主频为100hz -200hz,高频振动噪声的主频>500hz,影响居民生活也会对设备正常运行产生一定危害。传统降噪技术主要依赖被动隔音材料或固定式有源降噪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2、1、固定阵列的局限性。

3、空间覆盖不足:传统降噪技术的固定次声源阵列无法灵活调整辐射方向,导致声学阴影区,如变压器箱体背面降噪效果差。

4、高频抑制能力弱:固定扬声器单元受物理尺寸限制,难以有效覆盖高频噪声。

5、冗余能耗:为覆盖全频段需部署大量声源,能耗高且维护成本大。

6、2、动态噪声环境挑战。

7、瞬态噪声响应滞后:如变压器合闸涌流引发的脉冲噪声,传统算法因计算延迟无法实时跟踪。

8、复杂电磁干扰:变电站内直流偏磁与谐波干扰,导致传感器信号失真,影响控制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可调节云台与固定阵列的次级声源参数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次声源阵列、可调节云台模块、多模态传感器网络和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调节云台与固定阵列的次级声源参数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包括六组全频扬声器和两组高频定向扬声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可调节云台与固定阵列的次级声源参数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六组频率为50Hz-500Hz的所述全频扬声器按环形方式布局于变压器箱体表面,所述全频扬声器之间间距为0.5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可调节云台与固定阵列的次级声源参数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两组频率为...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可调节云台与固定阵列的次级声源参数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次声源阵列、可调节云台模块、多模态传感器网络和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调节云台与固定阵列的次级声源参数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包括六组全频扬声器和两组高频定向扬声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可调节云台与固定阵列的次级声源参数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六组频率为50hz-500hz的所述全频扬声器按环形方式布局于变压器箱体表面,所述全频扬声器之间间距为0.5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可调节云台与固定阵列的次级声源参数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两组频率为500hz-1khz的所述高频定向扬声器位于二自由度云台上,所述高频定向扬声器的方位角为0°-360°,俯仰角为-15°-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可调节云台与固定阵列的次级声源参数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采用16通道mems麦克风,信噪比snr≥70d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可调节云台与固定阵列的次级声源参数优化系统的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骏王智杰邵珠玉王震牛硕丰郭奇军彭顺杜银景李鹏陈晓东郭金建谷栋张曙光孙佳阳边睿喆刘函铭张炎萌贾斌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