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超表面领域,具体涉及到准连续域束缚态全介质超表面的双模完美吸收器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全介质超表面具有低损耗、优异光场调控和灵活设计等优势,是微纳光子学的研究热点。其通过高折射率介质纳米结构的米氏共振,实现超低损耗的电磁场局域增强。基于对称保护型和偶然型bic的全介质超表面虽能实现高q值共振,但前者受结构对称性限制,后者需复杂参数调控,导致设计灵活性受限,且bic需通过对称性破缺或参数调控转为qbic,才能实现高效光场耦合。
2、目前基于qbic的超表面多聚焦于单频传感或激光增强,在多功能集成与适配场景单一等方面仍面临挑战。模式激发受限:传统qbic依赖对称性破缺参数,如纳米结构缺口尺寸或倾斜角调控,单一超表面通常仅支持单个qbic模式,难以实现多模态独立激发。频段响应单一:传统qbic吸收峰仅能实现单一完美吸收,无法满足多波长能量收集需求。传感检测动态灵敏度和范围不足,无法满足微扰状态下的灵敏度检测要求,以及微小折射率变化时宽域生化检测需求等。因此,设计合适结构的全介质超表面以实现多模式激发和高灵敏度
...【技术保护点】
1.准连续域束缚态全介质超表面的双模完美吸收器,由复数个周期性排布的单元结构组成,其特征是:每个单元结构包括金属反射层、电介质层和半导体材料层,所述金属反射层选择为在特定波段具有高反射率、低损耗的材料,金属反射层的结构为长方体;电介质层设置于金属反射层之上,选择为特定波段下具有透光率高、低吸收、低散射的材料,电介质层的结构与金属反射层一致,电介质层设置在金属反射层上,半导体材料层设置在电介质层上的正方体,正方体内中间位置挖出一个空气圆孔,空气圆孔的中心与正方体中心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连续域束缚态全介质超表面的双模完美吸收器,其特征是:所述金属反
...【技术特征摘要】
1.准连续域束缚态全介质超表面的双模完美吸收器,由复数个周期性排布的单元结构组成,其特征是:每个单元结构包括金属反射层、电介质层和半导体材料层,所述金属反射层选择为在特定波段具有高反射率、低损耗的材料,金属反射层的结构为长方体;电介质层设置于金属反射层之上,选择为特定波段下具有透光率高、低吸收、低散射的材料,电介质层的结构与金属反射层一致,电介质层设置在金属反射层上,半导体材料层设置在电介质层上的正方体,正方体内中间位置挖出一个空气圆孔,空气圆孔的中心与正方体中心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连续域束缚态全介质超表面的双模完美吸收器,其特征是:所述金属反射层材质在紫外光至可见光波段选择铝材料,在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选择金、银和/或铜;电介质层材质在紫外光至中红外光波段选择氟化钙、氟化镁或氟化镁,在近红外至短波红外选择硫化锌、二氧化硅或蓝宝石;半导体材料层材质选择为硅或者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连续域束缚态全介质超表面的双模完美吸收器,其特征是:所述金属反射层宽度范围为800~1500nm,长度范围为800~1500nm,厚度范围为200~570nm;电介质层宽度范围为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清,李烨,李燕,梁悦轩,王雨萱,蔡嘉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