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消能泄洪,具体涉及一种山洪沟消能防冲治理结构。
技术介绍
1、丘陵、高原地区易突发山洪灾害,天然河沟纵向坡度大,流量大流速快,且山洪沟多为天然河道及自然岸坡,河道及岸坡冲刷严重,容易形成对河道的持续掏刷及引起的天然岸坡的崩岸,出现山洪灾害,严重威胁到沿河建筑设施及居民的安全。
2、山洪沟一般河道比降大,突发山洪流量大,流速快,对河道冲刷严重。传统山洪沟治理多采用混凝土结构,造价高。常用的山洪拦挡结构为河床全断面拦截的实体坝(坝身设置排水孔)、梳齿坝等,但排水孔整体所占的河道断面较小,存在人为庸高河床水位的问题。山洪沟有时也会突发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冲击力大,全断面拦截泥石流的高式拦挡坝(一般5~10m高)直接被冲击,易被冲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山洪沟消能防冲治理结构,目的在于能够分散水流,减小水流冲击力,避免消力坎被冲毁,避免出现地质灾害。
2、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山洪沟消能防冲治理结构,包括设置在山洪沟的沟体底部且沿山洪沟的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洪沟消能防冲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山洪沟的沟体底部且沿山洪沟的水流方向设置的台阶;山洪沟的沟体内沿山洪沟的水流方向依次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消力坎;所述消力坎的一侧与山洪沟的沟体一侧之间设有排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洪沟消能防冲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力坎的迎水侧和背水侧为相互倾斜的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洪沟消能防冲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力坎的迎水侧与山洪沟的沟体两侧以及相邻的台阶之间形成消能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洪沟消能防冲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力坎的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洪沟消能防冲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山洪沟的沟体底部且沿山洪沟的水流方向设置的台阶;山洪沟的沟体内沿山洪沟的水流方向依次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消力坎;所述消力坎的一侧与山洪沟的沟体一侧之间设有排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洪沟消能防冲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力坎的迎水侧和背水侧为相互倾斜的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洪沟消能防冲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力坎的迎水侧与山洪沟的沟体两侧以及相邻的台阶之间形成消能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洪沟消能防冲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力坎的顶部为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洪沟消能防冲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力坎的迎水侧设有缓冲垫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立光,李琪,代建,孙钢,赵培远,吴逢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水发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