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流水线旋转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11403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5 19:51
本技术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流水线旋转控制装置,包括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有外壳,所述承重板的上端且位于两个支撑杆之间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上端延伸至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侧且位于外壳的内部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外壳内部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侧且位于外壳的内部固定有第二齿轮。本技术能够在齿轮间添加润滑物,降低齿面间的摩擦系数,避免流水线中旋转齿轮间转动产生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自动化,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流水线旋转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自动化流水线旋转控制装置是自动化流水线中用于精确控制旋转运动的关键设备。现有自动化流水线旋转控制装置中齿轮旋转部件缺乏润滑,齿与齿之间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和相对滑动,没有润滑时,金属齿面直接接触,摩擦力增大,会导致齿面磨损加剧,会改变齿轮的齿形,齿形破坏后,传动比会出现误差,造成零部件装配位置不准确,影响产品质量。其次齿轮间的干摩擦会产生大量热量,使齿轮温度快速上升,高温可能会导致齿轮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尤其是对于一些经过热处理的高精度齿轮,可能会使硬度降低、韧性变差,进一步加剧磨损。此外在旋转过程中,加工物品由于没有上端固定,容易在离心力、振动或其他外力作用下产生位置偏移。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文件提出了一种自动化流水线旋转控制装置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流水线旋转控制装置,能够在齿轮间添加润滑物,降低齿面间的摩擦系数,避免流水线中旋转齿轮间转动产生磨损,还能带走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大大延长了齿轮的使用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流水线旋转控制装置,包括承重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10)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11),两个所述支撑杆(11)的上端固定有外壳(12),所述承重板(10)的上端且位于两个支撑杆(11)之间设置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转动杆(14),所述第一转动杆(14)的上端延伸至外壳(12)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动杆(14)的外侧且位于外壳(12)的内部固定有第一齿轮(15),所述外壳(12)内部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6),所述第二转动杆(16)的外侧且位于外壳(12)的内部固定有第二齿轮(17),且所述第一齿轮(15)和第二齿轮(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流水线旋转控制装置,包括承重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10)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11),两个所述支撑杆(11)的上端固定有外壳(12),所述承重板(10)的上端且位于两个支撑杆(11)之间设置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转动杆(14),所述第一转动杆(14)的上端延伸至外壳(12)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动杆(14)的外侧且位于外壳(12)的内部固定有第一齿轮(15),所述外壳(12)内部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6),所述第二转动杆(16)的外侧且位于外壳(12)的内部固定有第二齿轮(17),且所述第一齿轮(15)和第二齿轮(17)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16)的上端延伸至外壳(12)的上端,所述承重板(10)的上端且位于第一电机(13)的一端设置有齿轮泵(18),所述齿轮泵(18)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电机(19),所述承重板(10)的上端且位于齿轮泵(18)的一侧设置有储液箱(20),所述外壳(12)输出端和储液箱(20)输入端、储液箱(20)输出端和齿轮泵(18)输入端以及齿轮泵(18)输出端和外壳(12)输入端之间均通过管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流水线旋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2)输出端和储液箱(20)输入端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恒盈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