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模抽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1138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5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前模抽针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布置的底板、B板、推板、A板、垫板、水口板和面板;所述A板内安装有后模芯,A板的顶部与后模芯对应处安装有前模芯,且前模芯的上部位于垫板内,所述前模芯内安装有前镶件,垫板内位于前镶件的顶部还活动布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还安装有前镶针,且前镶针活动穿过前镶件布置;所述水口板上位于活动块的两端各安装一拉开组件,当水口板与垫板开模时,拉开组件至少用于经活动块带动前镶针从前镶件内抽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开模过程中实现前镶针的顺利抽芯,避免了产品柱位因包紧力大而导致的粘模问题,显著提高了产品的脱模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胶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前模抽针结构


技术介绍

1、在塑胶模具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前模侧柱位较深且处于进浇口附近的产品时,常常面临产品柱位包紧力大、易粘模的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案有两个:

2、1)采用普通前模镶针成型及注塑生产时打脱模剂: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粘模问题,但由于产品为食品级外观件,不能使用脱模剂,因此不适用。

3、2)采用唧咀做偏心及加大模胚和注塑机台的方案: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实现抽针动作,但存在诸多缺点。首先,产品质量不稳定,不良率增加;其次,制造成本大幅提高,因为需要对模胚和注塑机台进行改造;最后,这种方案对产品性能和正常生产的影响较大,无法满足高效、稳定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模抽针结构,能够在开模过程中实现前镶针的顺利抽芯,避免了产品柱位因包紧力大而导致的粘模问题,显著提高了产品的脱模性能,同时,与传统方案相比,本专利技术避免了因使用脱模剂或对模胚和注塑机台进行改造而导致的产品质量不稳定问题,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模抽针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布置的底板、B板、推板、A板、垫板、水口板和面板;所述A板内安装有后模芯,A板的顶部与后模芯对应处安装有前模芯,且前模芯的上部位于垫板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芯内安装有前镶件,垫板内位于前镶件的顶部还活动布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还安装有前镶针,且前镶针活动穿过前镶件布置;所述水口板上位于活动块的两端各安装一拉开组件,当水口板与垫板开模时,拉开组件至少用于经活动块带动前镶针从前镶件内抽出;所述面板上还安装有灌嘴,且灌嘴的下部布置于水口板内;所述灌嘴设有熔体流出口,且熔体流出口还连接有浇口;所述浇口的中部布置于垫板内,浇口的下部穿过前镶件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模抽针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布置的底板、b板、推板、a板、垫板、水口板和面板;所述a板内安装有后模芯,a板的顶部与后模芯对应处安装有前模芯,且前模芯的上部位于垫板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芯内安装有前镶件,垫板内位于前镶件的顶部还活动布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还安装有前镶针,且前镶针活动穿过前镶件布置;所述水口板上位于活动块的两端各安装一拉开组件,当水口板与垫板开模时,拉开组件至少用于经活动块带动前镶针从前镶件内抽出;所述面板上还安装有灌嘴,且灌嘴的下部布置于水口板内;所述灌嘴设有熔体流出口,且熔体流出口还连接有浇口;所述浇口的中部布置于垫板内,浇口的下部穿过前镶件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模抽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活动块活动布置于第一安装槽内;所述活动块的两端端部还各开设一第一卡槽;所述拉开组件包括固定块、摆动块;所述固定块安装于水口板的底部,且固定块靠近活动块的一端端部还开设有u型槽口;所述u型槽口的两侧内壁之间连接有销钉;所述摆动块的上部布置于u型槽口内并与销钉旋转连接,且摆动块与销钉连接处还安装有扭簧;所述摆动块的下部插设于第一卡槽内,且摆动块的下部设有向第一卡槽的方向倾斜延伸的卡勾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模抽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两端内壁还各开设一贯通至垫板顶部的第一插孔,摆动块的下部插设于第一插孔内;所述垫板顶部位于第一插孔的一端处开设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强胡学武
申请(专利权)人:欧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