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饰件软胶绒毛触感涂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61051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5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饰件软胶绒毛触感涂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工业涂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具体组成成分:聚氨酯‑有机硅杂化树脂、绒毛粉、纳米复合填料、光稳定剂、UV吸收剂、润湿分散剂、聚醚改性硅氧烷、增稠剂;并基于上述材料进行涂料的制备和应用。该汽车饰件软胶绒毛触感涂料、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采用核壳结构的绒毛粉,有机硅外壳与聚氨酯内核的协同设计,解决触感持久性与耐磨性矛盾,通过高附着树脂+定向排列绒毛粉,替代传统多层工艺,同时,涂料的VOC≤30g/L,不含PAHs、多溴联苯等ELV限制物质,环保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涂料,具体为一种汽车饰件软胶绒毛触感涂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现有汽车内饰触感涂料(如方向盘、门板、中控台涂层)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2、触感与耐久性矛盾;

3、触感单一:传统方案通过添加弹性体粉末(如tpu微球)或短纤维(如尼龙纤维)模拟柔软触感,但难以实现“绒毛”细腻质感,且长期使用后因填料迁移导致触感硬化或发粘(触感评分下降≥30%)。

4、耐磨性不足:taber耐磨测试(cs-10轮,500g负载,1000转)后失重≥50mg,表面划痕明显(ra值变化≥2μm)。

5、环保与工艺瓶颈;

6、高voc排放:溶剂型体系voc含量≥200g/l,超出gb/t 27630-2020《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限值(≤50g/l)。

7、多层涂装低效:需底漆(附着力层)+中涂(弹性层)+面漆(触感层)多层施工,固化时间长(≥2h),能耗高且良率低(复杂曲面易流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饰件软胶绒毛触感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组成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饰件软胶绒毛触感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具体组成成分,按照以下质量份数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饰件软胶绒毛触感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粉采用核壳结构,外壳为有机硅,有机硅外壳的厚度为50-100nm,内核为聚氨酯,聚氨酯内核的粒径为10-30μm,用于提供持久绒毛触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饰件软胶绒毛触感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复合填料为二氧化硅/氧化铝的杂化结构,所述纳米复合填料中的二氧化硅/氧化铝的配比为(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饰件软胶绒毛触感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组成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饰件软胶绒毛触感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具体组成成分,按照以下质量份数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饰件软胶绒毛触感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绒毛粉采用核壳结构,外壳为有机硅,有机硅外壳的厚度为50-100nm,内核为聚氨酯,聚氨酯内核的粒径为10-30μm,用于提供持久绒毛触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饰件软胶绒毛触感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复合填料为二氧化硅/氧化铝的杂化结构,所述纳米复合填料中的二氧化硅/氧化铝的配比为(1-3):1,用于提升硬度,同时保持柔韧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饰件软胶绒毛触感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稳定剂为hals光稳定剂,所述uv吸收剂为苯并三唑类uv吸收剂,所述聚醚改性硅氧烷的hlb值为8-12,所述增稠剂为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

6.一种汽车饰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利涛文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安捷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