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南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间歇性采样与幅相联合编码的SAR伪随机欺骗干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1034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5 19:44
本文公开了一种基于间歇性采样与幅相联合编码的SAR伪随机欺骗干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包括:利用下变频技术对接收的SAR信号进行处理,移除载波频率成分;通过模数转换器对基带SAR信号执行全脉冲采样;对数字信号的采样点实施间歇性采样,并通过幅度和相位联合编码生成数字干扰信号;通过数模转换器将上述离散化的数字干扰信号重构为连续的模拟干扰信号;将基带信号搬移至预设载波频段;通过干扰机对模拟干扰信号进行逐脉冲转发。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生成多种具有伪随机特征的二维可控欺骗干扰效果,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敌方难以察觉,从而实现较为有效的欺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信号处理,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间歇性采样与幅相联合编码的sar伪随机欺骗干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种先进的微波成像设备,具备全天时、全天候以及高分辨率成像的显著优势,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环境监测、灾害评估和军事侦察等领域。尤其是在军事领域,为了增强对高价值战略目标的防御能力,sar干扰技术已成为电子对抗领域的研究热点。

2、目前,针对sar系统的干扰技术主要分为压制性干扰和欺骗性干扰两类。压制性干扰通过向sar接收机发射强大的干扰信号来掩盖真实回波信号,从而阻止目标区域的信息获取,但因其高功耗带来较高成本。欺骗性干扰通过发射与真实目标信号特征相似的伪造信号,在sar图像中生成精心设计的虚假场景或目标,从而实现“以假乱真”的效果。凭借低功耗、高隐蔽性和灵活性的优势。欺骗性干扰在未来的电子对抗领域展现出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传统的欺骗干扰方法仍存在干扰效果单一、可控性差、虚假目标分布规律性明显等问题。

3、因此,设计并实现具有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间歇性采样与幅相联合编码的SAR伪随机欺骗干扰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间歇性采样与幅相联合编码的SAR伪随机欺骗干扰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02具体为:不失一般性,以单脉冲为例,去除载波频率后的基带SAR信号可表示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间歇性采样与幅相联合编码的SAR伪随机欺骗干扰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4具体为:在各脉冲之间,通过设定分组数,根据循环规则对不同脉冲的数字信号进行分组,具体分组模式为以周期性循环的方式对脉冲进行分组,不失一般性,以单脉冲为例,其分组号具体可表示为: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间歇性采样与幅相联合编码的sar伪随机欺骗干扰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间歇性采样与幅相联合编码的sar伪随机欺骗干扰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02具体为:不失一般性,以单脉冲为例,去除载波频率后的基带sar信号可表示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间歇性采样与幅相联合编码的sar伪随机欺骗干扰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4具体为:在各脉冲之间,通过设定分组数,根据循环规则对不同脉冲的数字信号进行分组,具体分组模式为以周期性循环的方式对脉冲进行分组,不失一般性,以单脉冲为例,其分组号具体可表示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间歇性采样与幅相联合编码的sar伪随机欺骗干扰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5具体为:相位编码值和幅度编码值在同组内是相同的,具体可表示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间歇性采样与幅相联合编码的sar伪随机欺骗干扰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6具体为:对存储器中经过间歇性采样与幅相联合编码的数字干扰信号进行读取,经过插值、数模转换、低通滤波和幅度调整处理,重构为连续的模拟干扰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王隆源黄亚博毋琳赵建辉舒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