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纳加工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增材制造系统。
技术介绍
1、光固化增材制造技术(sla)是一种通过液态光敏树脂在特定波长光的照射下逐层固化,最终形成三维实体的技术。该技术最早出现并广泛应用于3d打印领域,具有高精度、高表面质量和快速成形的特点。
2、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激光全息投影新型树脂增材制造技术,该技术可将物体的激光全息图“嵌入”光敏树脂中直接固化,尽管具有瞬时打印成型的优势,但针对复杂形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还存在一种“multi-μ3d printer”微纳增材制造设备,打印速率可达50mm2/s,该技术大幅提升了体素打印速率,并通过拼接工艺突破了大面积制备,然而,“multi-μ3dprinter”微纳增材制造设备受限于涂胶效率,其整体打印速度依然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材制造系统,用于解决现有微纳增材制造技术难以快速加工宏观器件与微观结构相结合的产品图案的问题。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增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材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材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分束装置包括第一分光镜、第二分光镜、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分光镜和第二分光镜均与所述激光发生器的出光口相对,从所述出光口射出部分的所述加工激光经过所述第一分光镜和所述第二分光镜向后继续传输以形成所述第一相干光束,从所述出光口射出的部分所述加工激光经过所述第一分光镜和所述第一反射镜向后继续传输以形成所述第二相干光束,从所述出光口射出的剩余部分所述加工激光经过所述第一分光镜、所述第二分光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向后继续输出形成所述第三相干光束;其中,第一相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材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材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分束装置包括第一分光镜、第二分光镜、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分光镜和第二分光镜均与所述激光发生器的出光口相对,从所述出光口射出部分的所述加工激光经过所述第一分光镜和所述第二分光镜向后继续传输以形成所述第一相干光束,从所述出光口射出的部分所述加工激光经过所述第一分光镜和所述第一反射镜向后继续传输以形成所述第二相干光束,从所述出光口射出的剩余部分所述加工激光经过所述第一分光镜、所述第二分光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向后继续输出形成所述第三相干光束;其中,第一相干光束、第二相干光束和第三相干光束平行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材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镜装置包括第一振镜、第二振镜和第三振镜,所述第一振镜、第二振镜与所述第三振镜设置于所述激光分束装置的后端,所述第一振镜接收所述第一相干光束,所述第二振镜接收第二相干光束,所述第三振镜接收第三相干光束,经所述第一振镜控制后的所述第一相干光束、所述第二振镜控制后的所述第二相干光束与所述第三振镜控制后的所述第三相干光束汇聚而形成干涉光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材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设备包括超声波雾化导管、超声波发生器、氮气压缩机、注液泵、第一导管、第二导管、气体流量调节阀和雾化腔体,所述超声波雾化导管的一端与所述雾化腔体连接,所述超声波雾化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作业空间连接,所述注液泵内存储有液态光敏树脂,液态光敏树脂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占坤,孙梦琪,刘晓群,左斐月,张心明,乔健,杨景卫,王冠群,李韬,刘通,王深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