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车电池箱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09662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运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电池箱运输装置,在运输箱内腔底部集成缓冲组件,安装筒内填充液压油,运动盘表面流动孔与液压油形成阻尼结构,底部复位弹簧提供弹性支撑,通过支撑辊与支撑台将底板与运输箱底部柔性连接。侧壁控制组件包含四周安装腔室,内置连接筒、运动座、触杆及压力传感器,实时感知各向受力变化;外壁驱动组件以油液筒、伺服电机、电磁阀及油液管路构成,与控制组件联动实现支撑力动态调节,电池组单侧密集排布的重心偏移问题,压力传感器阵列实时监测多向受力,控制单元结合工况自动调整各侧支撑力,从被动减震升级为主动防护,有效解决了现有运输装置在复杂工况下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运输,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车电池箱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主流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货运、铁路集装箱运输及短途厂区转运,对应的运输装置主要是采用钢结构框架配合绑带固定,其整体成本较低但存在固定不牢、减震性能差的问题;其装置多采用橡胶垫块或弹簧减震,但未针对电池重心偏移特性(如电池组单侧密集排布)设计动态平衡结构,运输过程中车辆启停、路面颠簸易导致电池与支架产生高频共振,可能引发电芯内部电极断裂或电解液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运输装置无法克服电池偏移的缺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车电池箱运输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车电池箱运输装置,包括运输箱,所述运输箱内腔底部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运输箱侧壁设置有用于提升缓冲组件可控性的控制组件,所述运输箱外壁一侧设置有与控制组件连通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表面设置有防护壳;

3、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置于运输箱内,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多个安装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车电池箱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箱,所述运输箱内腔底部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运输箱侧壁设置有用于提升缓冲组件可控性的控制组件,所述运输箱外壁一侧设置有与控制组件连通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表面设置有防护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电池箱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底部与运输箱内腔底部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安装筒在运输箱内腔底部均匀分布,所述安装筒顶部开设有便于支撑辊穿过的连通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电池箱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盘四周开设有定位环槽,所述定位环槽内套接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外环壁与安装筒内壁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车电池箱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箱,所述运输箱内腔底部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运输箱侧壁设置有用于提升缓冲组件可控性的控制组件,所述运输箱外壁一侧设置有与控制组件连通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表面设置有防护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电池箱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底部与运输箱内腔底部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安装筒在运输箱内腔底部均匀分布,所述安装筒顶部开设有便于支撑辊穿过的连通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电池箱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盘四周开设有定位环槽,所述定位环槽内套接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外环壁与安装筒内壁接触,所述运动座靠近运输箱中心的一侧与第一定位筒固定连接,所述运动座与连接筒内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电池箱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盘底部开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第一定位槽内腔底部接触,所述安装筒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筒,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第一定位筒内腔底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电池箱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靠近安装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连接筒通过螺纹筒与安装筒固定,所述连接筒一端与安装腔室内腔底部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阳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京橙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