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片栅线制备方法及电池片技术

技术编号:4609634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15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片栅线制备方法,通过在模具上涂布一层能够流动、延展的聚合物溶液,该模具表面具有与电池片栅线图案完全对应的凸起结构。聚合物溶液固化后形成带有凹槽结构的涂层,向这些凹槽内填充导电浆料。接着,采用转印技术,将涂覆有导电浆料的聚合物涂层转印至电池片的上下表面,通过精确调控转印参数实现栅线的精确转印。转印过程中可引入光固化技术,通过紫外光照射迅速固化导电浆料。本申请还采用高精度模具确保栅线尺寸和形状的精度,通过调整配方和分步涂布技术,满足不同栅线区域的功能需求,简化了传统制备流程,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优化了电极结构,提高了光伏电池的电流收集效率和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片栅线制备方法及电池片


技术介绍

1、光伏产业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载体迎来爆发式发展,作为光伏系统的核心部件,目前晶硅太阳能电池占据全球90%以上市场份额,其性能提升对行业发展具有关键意义。电极栅线作为电池电荷传输的关键通道,直接影响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与输出性能,当前主流的银浆栅线制备工艺中,丝网印刷技术凭借成熟的工艺体系占据主导地位,其通过四道独立工序(背面主/细栅线印刷、正面主/细栅线印刷)配合烘干-烧结工艺实现栅线成型,但该技术体系面临多重技术瓶颈:其一,受限于丝网孔径与印刷压力参数耦合作用,栅线线宽普遍大于35μm,高宽比难以突破,导致遮光损失与串联电阻增大;其二,多道次印刷工序造成设备占地面积扩大,单机产能低于1200片/小时,且丝网耗材成本占比达15%-20%;其三,印刷过程中银浆利用率不足70%,印刷精度受网版张力衰减影响显著,当网版使用次数超过5000次时线宽波动达±5μm;其四,烘干固化工艺能耗占生产线总能耗较高,且多次热冲击易引发硅片隐裂缺陷。尽管业界尝试引入喷墨印刷、柔性版印刷等替代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片栅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栅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印过程中,施加的压力在1-15MPa范围内,温度在80-180℃范围内,持续时间在0.1-10min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栅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转印过程中进行光照射,通过光固化方式在转印的同时将导电浆料固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栅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包括对应主栅线的第一凸起和对应细栅线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用于在聚合物涂层中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凸起用于在聚合物涂层中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起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片栅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栅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印过程中,施加的压力在1-15mpa范围内,温度在80-180℃范围内,持续时间在0.1-10min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栅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转印过程中进行光照射,通过光固化方式在转印的同时将导电浆料固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栅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包括对应主栅线的第一凸起和对应细栅线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用于在聚合物涂层中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凸起用于在聚合物涂层中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起的宽度在20-300μm范围内,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在10-50μm范围内,所述第二凸起的宽度在2-40μm范围内,所述第二凸起的高度在5-20μm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片栅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聚合物涂层的凹槽内填充导电浆料过程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填充不同的导电浆料,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填充导电浆料后,再填充所述第二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栅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辊压方式同时在电池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微纳转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凯祺李致聪杨光航舒京晶仲树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载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