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聚酰亚胺双向牵伸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0960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酰亚胺双向牵伸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合成聚酰胺酸‑酰胺酸酯嵌段共聚物,将其制备成凝胶膜后进行双向牵伸,随后进行热定型得到聚酰亚胺双向牵伸多孔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聚酰胺酸酯链段的分子量和比例,调控孔洞结构的尺寸与大小,同时高温亚胺化时由于分子链受张力作用被固定,形成的气体难以团聚形成大孔,从而保障了多孔膜的机械性能,制备得到机械性能优异、孔洞分布均匀尺寸可控的聚酰亚胺双向牵伸多孔膜,可广泛用于电子、电器、汽车、机械、航空、航天和化工等行业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酰亚胺薄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酰亚胺双向牵伸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聚酰亚胺薄膜如杜邦的kapton、宇部兴产的upilex和钟渊化学的apical系列等商业化产品,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尺寸稳定性和介电性能,已在高温绝缘、柔性电子等领域被广泛应用。而在水处理、气体分离、燃料电池隔膜、锂离子电池隔膜方面等领域,要求聚酰亚胺薄膜具有多孔结构以满足物质传输或分离等功能。因此研究制备聚酰亚胺薄膜的致孔方法,将连续孔结构引入聚酰亚胺材料中制备多孔膜,结合聚合物骨架的优异特性与多孔相的功能性,可满足环境能源、微电子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对轻质、安全、耐候的特殊要求,将成为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对于薄膜材料来说,孔洞结构的引入不可避免的导致力学性能的大幅降低,从而限制聚酰亚胺多孔膜的使用条件和寿命。因此研究并开发高性能聚酰亚胺多孔膜及其制备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2、聚酰胺酸的亚胺化方式分为热亚胺化和化学亚胺化。在聚酰胺酸化学亚胺化过程中,分子链段逐渐转变为难溶的聚酰亚胺单元,分子链溶解度下降,使得原本均相的溶液发生溶胶-凝胶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酰亚胺双向牵伸多孔膜,其特征在于:通过合成聚酰胺酸-酰胺酸酯嵌段共聚物,将其制备成凝胶膜后进行双向牵伸,随后进行热定型得到聚酰亚胺双向牵伸多孔膜。

2.一种聚酰亚胺双向牵伸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酸酐为均苯四甲酸二酐、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酮四酸二酐、2,3',3,4'-联苯四甲酸二酐、4,4'-联苯醚二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二胺为对苯二胺、间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醚、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亚胺双向牵伸多孔膜,其特征在于:通过合成聚酰胺酸-酰胺酸酯嵌段共聚物,将其制备成凝胶膜后进行双向牵伸,随后进行热定型得到聚酰亚胺双向牵伸多孔膜。

2.一种聚酰亚胺双向牵伸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酸酐为均苯四甲酸二酐、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酮四酸二酐、2,3',3,4'-联苯四甲酸二酐、4,4'-联苯醚二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二胺为对苯二胺、间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醚、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含酯基单体与二胺的摩尔比为0.98:1~1.02:1;反应时间为1~10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醇类试剂为异丙醇、叔丁醇、正己醇、正癸醇中的至少一种,摩尔用量为酸酐的1~10倍;酰氯化试剂为氯化亚砜、草酰氯、三氯化磷中的至少一种,摩尔用量为酸酐的1~10倍。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昕夏砚飞李琇廷张清华董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