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尤其是涉及一种超高温复合隔热开关阀。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提升,超高温管路工况日益增加,超高温介质控制阀门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特别是在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中,高温阀门是保障生产安全的关键设备。市场对高温阀门性能的提升有着迫切的需求,以应对更恶劣的工作环境,保障装置设备的生产安全。
2、高温阀门工作环境极为恶劣,最常见的失效为超高温下阀门配合处金属密封件过度变形引起的泄漏失效。石油、化工、电力等重要工况一旦发生泄漏,易发生燃烧甚至爆炸,对装置设备及作业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超高温阀门作为高温管线的关键控制阀门,其密封性能及性能稳定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3、高温高危工况是安全生产的重心,阀门易燃、易爆、介质的泄漏不仅造成物料损失外,更直接带来起火、爆炸、中毒等重大损失,因此研发一种密封性能可靠的超高温阀门对新能源等行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超高温复合隔热开关
...【技术保护点】
1.超高温复合隔热开关阀,包括阀体(1)、阀盖(2)、阀杆(3)、阀座(4)、阀瓣(5)以及液动执行器(6),所述阀盖(2)安装在阀体(1)的一端,所述阀杆(3)一端与阀瓣(5)连接且另一端贯穿阀盖(2)与液动执行器(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设有流道,所述流道通过阀瓣(5)与阀座(4)密封配合分隔为入口流道(7)、出口流道(8)以及供阀瓣(5)和阀座(4)安装的中腔(9),还包括有隔热机构,所述隔热机构包括设置在入口流道(7)内壁的入口隔热层(10)、设置在出口流道(8)内壁的出口隔热层(11)、设置在中腔(9)内壁的中腔隔热层(12)以及设置在阀瓣(5
...【技术特征摘要】
1.超高温复合隔热开关阀,包括阀体(1)、阀盖(2)、阀杆(3)、阀座(4)、阀瓣(5)以及液动执行器(6),所述阀盖(2)安装在阀体(1)的一端,所述阀杆(3)一端与阀瓣(5)连接且另一端贯穿阀盖(2)与液动执行器(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设有流道,所述流道通过阀瓣(5)与阀座(4)密封配合分隔为入口流道(7)、出口流道(8)以及供阀瓣(5)和阀座(4)安装的中腔(9),还包括有隔热机构,所述隔热机构包括设置在入口流道(7)内壁的入口隔热层(10)、设置在出口流道(8)内壁的出口隔热层(11)、设置在中腔(9)内壁的中腔隔热层(12)以及设置在阀瓣(5)外壁的阀瓣隔热层(13),所述阀瓣隔热层(13)跟随阀瓣(5)往复滑动设置在中腔隔热层(12)内,所述入口隔热层(10)的端部与中腔隔热层(12)的侧壁相抵,所述入口流道(7)贯穿中腔隔热层(12)与中腔(9)连通,所述出口隔热层(11)的端部与阀座(4)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温复合隔热开关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瓣隔热层(13)包括阀瓣隔热纤维(14)、阀瓣隔热管(15)、隔热盖板(16)以及隔热底板(17),所述阀瓣隔热纤维(14)和阀瓣隔热管(15)依次包覆在阀瓣(5)的外壁,且所述阀瓣隔热纤维(14)和阀瓣隔热管(15)通过分别设置在顶部的隔热盖板(16)和底部的隔热底板(17)固定在阀瓣(5)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温复合隔热开关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腔隔热层(12)包括设置在阀体(1)与阀杆(3)之间的上隔热层、设置在阀体(1)与阀瓣(5)之间的下隔热层以及中腔隔热层固定板(18),所述阀瓣(5)往复滑动设置在上隔热层与阀座(4)之间,所述下隔热层还延伸至阀体(1)与阀座(4)之间,所述上隔热层包括上隔热纤维(19)、上隔热烧结件(20)以及上隔热管(21),所述上隔热纤维(19)设有三层,所述上隔热烧结件(20)设有两层与三层上隔热纤维(19)形成交错设置在上隔热管(21)与阀体(1)之间,所述中腔隔热层固定板(18)设有两个,所述上隔热层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一个中腔隔热层固定板(18)固定,且设置在上隔热层底部的中腔隔热层固定板(18)还与下隔热层固定,所述下隔热层包括下隔热纤维(22)、下隔热烧结件(23)以及下隔热管(24),所述下隔热纤维(22)设有两层,所述下隔热烧结件(23)与两层下隔热纤维(22)形成交错设置在下隔热管(24)与阀体(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温复合隔热开关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隔热层(10)与出口隔热层(11)的结构相同,所述入口隔热层(10)包括流道隔热纤维(25)、流道隔热烧结件(26)、钨丝网(27)以及流道管(28),所述流道隔热纤维(25)设有三层,所述流道隔热烧结件(26)设有两层与三层流道隔热纤维(25)形成交错设置在流道管(28)与阀体(1)之间,所述钨丝网(27)外罩在流道管(28)外侧,还包括有流道隔热层固定板(29),所述流道隔热层固定板(29)通过螺钉(30)将入口隔热层(10)或出口隔热层(11)固定在阀体(1)内,且所述流道隔热层固定板(29)与入口隔热层(10)之间还设有热膨胀间隙(31),所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品田,孙国军,郑毅黔,徐晓光,郝文明,吴尚哲,李泽,林晓锋,潘建达,彭怀刚,章志兵,毛镇伟,吴高书,
申请(专利权)人:方正阀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