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能热泵采暖机配件生产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09462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能热泵采暖机配件生产上料装置,涉及配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输送架,所述输送架内部活动连接有输送辊,所述输送辊表面套设有第一输送带;所述输送架一侧设置有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设置于输送架一侧的保护壳,活动连接于保护壳内部的旋转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输送组件与翻转组件的协同设计,解决了传统输送带无法自动识别板材正反面的技术缺陷,输送组件中的电动滚筒与第二输送带可精准控制板材输送方向,而翻转组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齿轮与齿环啮合,驱动旋转壳及输送壳转动,实现板材的快速自动翻转,该结构避免了人工干预,显著提升了上料效率,同时确保板材方向一致性,满足加工工序的严苛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配件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能热泵采暖机配件生产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1、空气能热泵采暖机板材配件生产上料环节,主要涉及原料的精准输送与预处理,首先,将聚氨酯发泡料(白料、黑料)、钣金板材(如镀锌板、铝箔复合板)等主材,通过输送机输送至生产线指定位置,避免污染与损耗,塑料配件(如阀门外壳)则通过振动盘或机械臂实现定向排列上料,部分原料需经预热或干燥处理(如发泡料控温至20-25℃),确保流动性与反应稳定性,自动化上料系统搭配传感器监测,实时控制上料速度与量,保障后续发泡、焊接、组装等工序的连续性与产品质量一致性。

2、目前空气能热泵采暖机板材配件生产多采用输送带实现连续上料,标准板材在装配环节需严格保持统一方向(如覆膜面朝上),现有输送带无法自动识别正反面,需配置专职人员逐片识别并手动翻转反面板材,导致人力成本增加且效率受限,而且输送过程中因板材轻薄、表面摩擦系数差异及输送带震动等因素,易出现横向偏移甚至叠料现象,直接影响后续冲压、打孔等加工工序的定位精度。

3、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空气能热泵采暖机配件生产上料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能热泵采暖机配件生产上料装置,包括输送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架(1)内部活动连接有输送辊(2),所述输送辊(2)表面套设有第一输送带(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能热泵采暖机配件生产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7)包括安装于旋转盘(402)一侧的支撑杆(701),安装于支撑杆(701)一侧的固定盘(702),贯穿设置于固定盘(702)一侧的连接杆(703),安装于连接杆(703)一侧的复位板(704),安装于复位板(704)另一侧的滑轮(705),设置于滑轮(705)一侧的推块(7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能热泵采暖机配件生产上料装置,包括输送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架(1)内部活动连接有输送辊(2),所述输送辊(2)表面套设有第一输送带(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能热泵采暖机配件生产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7)包括安装于旋转盘(402)一侧的支撑杆(701),安装于支撑杆(701)一侧的固定盘(702),贯穿设置于固定盘(702)一侧的连接杆(703),安装于连接杆(703)一侧的复位板(704),安装于复位板(704)另一侧的滑轮(705),设置于滑轮(705)一侧的推块(7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能热泵采暖机配件生产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706)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9),所述连接杆(703)表面套设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一端与固定盘(70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能热泵采暖机配件生产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03)一侧与输送壳(403)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轴(604)与椭圆槽(606)内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能热泵采暖机配件生产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5)还包括安装于支撑柱(605)顶部的驱动电机(505),所述驱动电机(505)输出端与齿轮(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江马磊张波孙乃状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盎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