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直肠结肠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1、结肠位于右髂窝内续于盲肠,在第三骶椎平面连接直肠。直肠结肠给药是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肠管,通过直肠粘膜的迅速吸收而进入大循环,发挥药效以治疗全身或局部疾病,适用于那些不适合口服或需要快速吸收的情况,这种方式可以避免首过效应,即药物在进入全身循环之前被肝脏代谢的现象,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而且结肠部位的代谢酶少,在此部位给药还可以减少胃肠道消化酶对药物的破坏作用,有助于药物的吸收而提高治疗效果。
2、目前一般是用直肠结肠给药装置将液体形式的药物从肛门直接注入直肠或结肠中,既可以用于治疗目的,也可以作为清洁肠道的方法。然而,现有的直肠结肠给药装置在给药时,无法精确控制给药的速度;并且药物可能集中在局部区域,无法充分与肠道黏膜接触,导致药物吸收不充分,降低了治疗效果;此外,现有直肠结肠给药装置往往无法固定,会导致管子会从肛门滑出来,需要给药者用手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直肠结肠给药装置,利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肠结肠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罐和固定装置,所述储液罐连接有蠕动泵,所述蠕动泵连接有输药管,所述输药管的自由端紧固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自由端密封转动连接有给药管,所述给药管沿着周向设有若干喷孔;所述给药管外套设有气囊,所述气囊通过气管连接有气泵;所述固定装置与病床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有用于放置输药管的凹槽;所述凹槽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支撑板紧固连接,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所述限位块的宽度小于所述输药管的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肠结肠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罐和固定装置,所述储液罐连接有蠕动泵,所述蠕动泵连接有输药管,所述输药管的自由端紧固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自由端密封转动连接有给药管,所述给药管沿着周向设有若干喷孔;所述给药管外套设有气囊,所述气囊通过气管连接有气泵;所述固定装置与病床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有用于放置输药管的凹槽;所述凹槽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支撑板紧固连接,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所述限位块的宽度小于所述输药管的外径;且所述限位块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夹板的滑动方向;所述支撑板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板和所述限位块滑动的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肠结肠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支撑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同轴紧固连接有第一摇杆,所述第一摇杆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夹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同轴紧固连接有第二摇杆,所述第二摇杆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限位块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设有限制所述第一齿轮转动的限制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肠结肠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限位块的另一端设置为弧形,且所述第一弹簧的自由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夹板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自由端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杆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燕平,陈叶红,叶丹,俞春霞,郑娣,吴芳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