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大气污染防治,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尾气采集监测手段的预防隧道大气污染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1、在隧道尤其是长度较长的隧道中极容易发生污浊气体的聚集,当长隧道内部发生堵车时,大量汽车由于处于未熄火状态而形成大量废气排放源,这时便造成汽车尾气在隧道中的大量聚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和硫氧化合物等污染物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2、在进行隧道中汽车尾气的采集监测过程中,当遇到隧道内堵车情况时,即隧道内处于通行高峰期时,为了保证隧道内的空气环境,通常采取的手段是使隧道内的风机满负荷运行,当隧道内堵车时间较长时风机满负荷运行则会增加电能损耗,无法通过风机的低功率运行实现隧道内尾气的高效采集监测。
3、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基于尾气采集监测手段的预防隧道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用以解决上述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尾气采集监测手段的预防隧道大气污染控制系统,通过第一采集组件、第二采集组件、风道对接组件、负压抽气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尾气采集监测手段的预防隧道大气污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尾气采集监测手段的预防隧道大气污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集组件(2)和第二采集组件(3)均还包括安装在隧道侧壁上的第一安装座(9),所述第一安装座(9)上固定安装有导风罩(10),所述导风罩(10)上固定安装有中空导风箱(11),所述中空导风箱(11)上固定安装有负压聚风箱(12),所述负压聚风箱(12)表面开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若干进风口(13),所述负压聚风箱(12)周侧面对称固定安装有两安装板(14),所述风压传感器(7)和浓度探测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尾气采集监测手段的预防隧道大气污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尾气采集监测手段的预防隧道大气污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集组件(2)和第二采集组件(3)均还包括安装在隧道侧壁上的第一安装座(9),所述第一安装座(9)上固定安装有导风罩(10),所述导风罩(10)上固定安装有中空导风箱(11),所述中空导风箱(11)上固定安装有负压聚风箱(12),所述负压聚风箱(12)表面开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若干进风口(13),所述负压聚风箱(12)周侧面对称固定安装有两安装板(14),所述风压传感器(7)和浓度探测器(8)分别安装在对应安装板(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尾气采集监测手段的预防隧道大气污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聚风箱(12)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负压采集管(15),所述中空导风箱(11)底部安装有与其连通的聚风斗(16),所述聚风斗(16)与第一负压采集管(15)之间通过第二负压采集管(17)连接,所述尾气采集风道由负压聚风箱(12)、第一负压采集管(15)、聚风斗(16)、中空导风箱(11)和第二负压采集管(17)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尾气采集监测手段的预防隧道大气污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10)一侧靠近顶部位置安装有与其连通的第一采集提效管(18),所述导风罩(10)另一侧靠近底部位置安装有与其连通的第二采集提效管(19),所述第一采集提效管(18)和第二采集提效管(19)均安装在第一安装座(9)上,所述采集提效风道由第一采集提效管(18)、导风罩(10)和第二采集提效管(19)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尾气采集监测手段的预防隧道大气污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驱叶轮组包括转动安装在导风罩(10)、中空导风箱(11)和负压聚风箱(12)之间的联动转轴(20),所述联动转轴(20)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风驱轮(21)、第二风驱轮(22)和负压叶轮(23),所述第一风驱轮(21)设置在导风罩(10)内部,所述第二风驱轮(22)设置在中空导风箱(11)内部,所述负压叶轮(23)设置在负压聚风箱(12)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尾气采集监测手段的预防隧道大气污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抽气组件(6)包括安装在隧道顶部的第二安装座(24),所述第二安装座(24)上固定安装有负压抽气管(25),所述负压抽气管(25)周侧面对称连接有两抽气对接管(26),所述抽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宿杰,赵秋月,刘倩,夏思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