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单元及开关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09272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11
本技术公开一种开关单元及开关电器,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该开关单元包括壳体和静触头,壳体内部被分隔为相对独立且相互连通的安装腔室和接线通道,静触头固定设置于安装腔室内且部分伸入接线通道内,接线通道包围于静触头外,壳体表面设置有第一开口,且第一开口与接线通道远离静触头的末端连通,导线经由第一开口伸入接线通道内且与静触头固定连接。该开关单元及开关电器能够在不增大产品体积的前提下,显著增大爬电距离,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开关单元及开关电器


技术介绍

1、开关电器在电力系统中起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控制作用,即根据电力系统运行需要,将一部分电力设备或线路投入或退出运行;二是保护作用,即在电力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时,将故障部分从电力系统中迅速切除,保证电力系统无故障部分的正常运行。其中,隔离开关是一种主要用于隔离电源、进行倒闸操作、连通和切断电路的开关电器。

2、为了满足爬电距离,现有技术中,一些隔离开关采用错位布置静触头锁螺丝部分的设计方案,另一些隔离开关采用在锁螺丝口增加一道或多道筋条的设计方案。但是,受限于隔离开关小型化的设计要求,错位布置的设计方案无法满足大电压,特别是1500v及以上的额定工作电流情况下的电性能,增加筋条的设计方案同样需要增大产品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单元及开关电器,能够在不增大产品体积的前提下,显著增大爬电距离,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

2、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和静触头(20),所述壳体(10)内部被分隔为相对独立且相互连通的安装腔室(11)和接线通道(12),所述静触头(20)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室(11)内且部分伸入所述接线通道(12)内,所述接线通道(12)包围于所述静触头(20)外,所述壳体(10)表面设置有第一开口(121),且所述第一开口(121)与所述接线通道(12)远离所述静触头(20)的末端连通,导线经由所述第一开口(121)伸入所述接线通道(12)内且与所述静触头(2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表面还设置有第二开口(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和静触头(20),所述壳体(10)内部被分隔为相对独立且相互连通的安装腔室(11)和接线通道(12),所述静触头(20)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室(11)内且部分伸入所述接线通道(12)内,所述接线通道(12)包围于所述静触头(20)外,所述壳体(10)表面设置有第一开口(121),且所述第一开口(121)与所述接线通道(12)远离所述静触头(20)的末端连通,导线经由所述第一开口(121)伸入所述接线通道(12)内且与所述静触头(2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表面还设置有第二开口(123),且所述第二开口(123)与所述接线通道(12)远离所述静触头(20)的末端连通,所述第二开口(123)用于对所述导线的非金属部进行避让,所述第二开口(123)与所述第一开口(121)位于所述壳体(10)表面的不同方向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表面还设置有操作孔(122),所述操作孔(122)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静触头(20)的接线部(22)所在的平面分别位于所述接线通道(12)的相对两侧,紧固件(400)经由所述操作孔(122)伸入所述接线通道(12)内,所述紧固件(400)依次穿设于所述导线的金属部和所述静触头(20)的接线部(22)内,以使所述导线与所述静触头(2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孔(122)上可拆卸设置有绝缘密封件(124),所述绝缘密封件(124)用于封堵所述操作孔(1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旭辉孔惟丰魏铃铃邢宏波徐子宏
申请(专利权)人:良信电器海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