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浮球,具体是指一种自锁换挡型线缆浮球。
技术介绍
1、海底线缆浮球是需要一段长度的间隔安装的,使用中为防止浮球在线缆上挪动,需要让其固定在线缆上,现有的固定方式是将漂浮球直接套入在线缆上再通过胶粘的方式或者通过绑带固定在浮球的两端进行固定,以防止漂浮球在线缆上滑动。胶粘的固定方式使得破损的线缆或者浮球无法更换,而绑带固定的拆卸较为繁琐,并且现有的浮球上的用于连接线缆的通孔的尺寸固定,不同尺寸的线缆要搭配对应孔径的浮球,浮球的适用性差,很是麻烦。
2、因此,设计一款能够通过自身结构即可实现对线缆进行固定,有效提高使用便捷性,并且可以调节档位以适用于不同直径线缆连接,以提高适用性的自锁换挡型线缆浮球是本专利技术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了一种自锁换挡型线缆浮球,该自锁换挡型线缆浮球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自锁换挡型线缆浮球,包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锁换挡型线缆浮球,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换挡型线缆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浮力壳(101)和右浮力壳(102)的中部通过相应的轴承分别转动安装有相应的限位件(7),所述限位件(7)上设置有与所述线缆槽(103)结构和尺寸相同的连接槽(701);所述左浮力壳(101)和右浮力壳(102)在所述限位件(7)的圆周外侧凹陷设置有相应的夹具槽(8),所述左夹具(2)和右夹具(3)分别对应嵌装在所述左浮力壳(101)和右浮力壳(102)的夹具槽(8)内,且通过相应的连接机构(9)与限位件(7)固定连接并随所述限位件(7)转动设
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换挡型线缆浮球,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换挡型线缆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浮力壳(101)和右浮力壳(102)的中部通过相应的轴承分别转动安装有相应的限位件(7),所述限位件(7)上设置有与所述线缆槽(103)结构和尺寸相同的连接槽(701);所述左浮力壳(101)和右浮力壳(102)在所述限位件(7)的圆周外侧凹陷设置有相应的夹具槽(8),所述左夹具(2)和右夹具(3)分别对应嵌装在所述左浮力壳(101)和右浮力壳(102)的夹具槽(8)内,且通过相应的连接机构(9)与限位件(7)固定连接并随所述限位件(7)转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锁换挡型线缆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7)的圆周表面设置有相应的衔接导槽(702),所述衔接导槽(702)由所述限位件(7)的顶部沿圆周逐步倾斜向下设置且深度逐步增加;所述左浮力壳(101)和右浮力壳(102)对接时,所述左夹具(2)和右夹具(3)的转动方向与其上的衔接导槽(702)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左夹具(2)和右夹具(3)在对应衔接导槽(702)的位置设置有相应的安装孔,所述连接机构(9)包含通过相应的弹性件(901)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的连接件(902);所述左夹具(2)或右夹具(3)安装时,通过所述连接件(902)推入所述安装孔内将所述左夹具(2)或右夹具(3)在轴向方向上与所述限位件(7)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锁换挡型线缆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具(2)和右夹具(3)上均设置有多组呈米字形分布且直径大小不同的线缆口(4),所述线缆口(4)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线缆槽(103)的直径,所述左夹具(2)和右夹具(3)位于线缆口(4)的位置均设置有相应的连接机构(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锁换挡型线缆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浮力壳(102)上位于各个线缆口(4)的侧边均设置有相应的导向槽(601),且所述左浮力壳(101)上位于对应的各个线缆口(4)的侧边均凹陷设置有相应的螺纹槽(11),且所述螺纹槽(11)的旋向与所述左夹具(2)和右夹具(3)转动的方向相反,所述导向柱(602)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槽(11)相适配的外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毅榕,张伯火,胡文义,王凤侠,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惟至毓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