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传感器控制的玉米栽培环境智能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0909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环境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多传感器控制的玉米栽培环境智能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布设在玉米根区不同深度的湿度传感器阵列,实时生成土壤水分三维分布图;S2.结合冠层红外温度数据与所述土壤水分三维分布图,通过蒸腾‑渗透传导协同分析,计算水分运动失配度;S3.基于水分运动失配度生成自定义灌溉模式,控制灌溉时长、停歇间隔及水流速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植物生理需水行为与土壤水分供给特性进行耦合建模,突破传统灌溉系统仅依赖土壤湿度阈值或气象指标判断的局限,提升了田间水分调控的生物适应性与时效响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调节,尤其涉及基于多传感器控制的玉米栽培环境智能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玉米等大田作物的种植过程中,精准的水分管理是保障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环节,传统灌溉方式多依赖固定周期灌溉或基于浅层土壤湿度的简单阈值控制,未能充分考虑作物实际需水状态的动态变化,常常造成“浅层过湿、深层干旱”或“响应滞后、供水过量”等问题。此外,大多数现有系统将灌溉决策建立在气象条件或土壤含水量单因素判断之上,缺乏对植物生理状态的实时反馈,调控精度有限。

2、近年来,尽管已有研究尝试引入传感器阵列实现土壤水分的分层监测,但大多仅关注单点或单层湿度数据,未能构建具备空间连续性和作物响应特异性的三维湿度模型;同时,当前智能灌溉控制方法普遍未建立作物蒸腾行为与土壤水分传导过程的联动机制,难以捕捉“需水-供水”之间的时空失配问题,导致水资源浪费或作物潜在胁迫难以及时识别。

3、此外,在灌溉执行控制方面,现有技术多数采用固定流速与时长的刚性控制策略,无法针对不同土壤质地、生育阶段或突发环境胁迫灵活调整灌溉参数,缺乏自适应能力,也难以满足现代精准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多传感器控制的玉米栽培环境智能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控制的玉米栽培环境智能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将玉米根区划分为固定尺寸的空间网格,并在多个深度分别布设湿度传感器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控制的玉米栽培环境智能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还包括对未部署湿度传感器的网格湿度值执行反距离加权插值运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控制的玉米栽培环境智能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水分三维分布图的构建包括依据不同深度层的根系分布特征,对各层监测的湿度值赋予权...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多传感器控制的玉米栽培环境智能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控制的玉米栽培环境智能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将玉米根区划分为固定尺寸的空间网格,并在多个深度分别布设湿度传感器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控制的玉米栽培环境智能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还包括对未部署湿度传感器的网格湿度值执行反距离加权插值运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控制的玉米栽培环境智能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水分三维分布图的构建包括依据不同深度层的根系分布特征,对各层监测的湿度值赋予权重修正系数,以反映根区对水分的实际吸收能力差异,所述土壤水分三维分布图以数据矩阵表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控制的玉米栽培环境智能调节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方柳金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