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传感和分析,具体涉及一种检测蛋白质分子电导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得益于冷冻电镜等相关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人员现在已经能够解析蛋白质在纳米空间尺度上的静态结构,这一突破使得基于蛋白质结构的药物设计策略(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 strategy)成为可能,逐渐成为筛选靶向蛋白的小分子药物研发的主流策略之一。
2、然而,在生理环境中,蛋白质的构象往往是高度动态变化的。尤其是生物酶等经典药物靶标蛋白,其在执行生化反应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与底物、辅助因子等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构象变化差异巨大。仅仅通过解析蛋白质的静态结构很难真实反映蛋白质高度动态的变化过程,这严重制约了相应小分子药物的理性设计和优化。
3、近年来兴起的基于隧穿效应的单分子生物电子学研究,为以上问题提供了潜在的解决路径,其核心是利用纳米间隙电子学器件和实时电学测量技术实现单分子水平上的蛋白质检测。利用该策略,通过检测分析蛋白质分子的隧穿电流变化,能够在高时间分辨尺度上全面描绘生物酶等蛋白质的构象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蛋白质分子电导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隧穿电极对,所述隧穿电极对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两者间形成的纳米间隙;所述隧穿电极对具有不对称修饰,并通过不对称修饰与蛋白质分子连接;所述不对称修饰包括第一电极修饰有第一连接元件,第二电极修饰有第二连接元件,且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不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分别独立地选自小分子连接剂、核酸适体、抗体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小分子连接剂、核酸适体和抗体都能与蛋白质分子结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连接剂包括谷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蛋白质分子电导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隧穿电极对,所述隧穿电极对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两者间形成的纳米间隙;所述隧穿电极对具有不对称修饰,并通过不对称修饰与蛋白质分子连接;所述不对称修饰包括第一电极修饰有第一连接元件,第二电极修饰有第二连接元件,且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不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分别独立地选自小分子连接剂、核酸适体、抗体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小分子连接剂、核酸适体和抗体都能与蛋白质分子结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连接剂包括谷胱甘肽、含有巯基的生物素、含有巯基的氮川三乙酸、含有巯基的肝素、含有巯基的氯代烷烃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能分别与谷胱甘肽、含有巯基的生物素、含有巯基的氮川三乙酸、含有巯基的肝素、含有巯基的氯代烷烃结合的生物标签分别为谷胱甘肽-s-转移酶标签、单体链霉亲和素标签、组氨酸标签、肝素结合肽标签和halo标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龙华,方倚正,曹戟,伊隆,蒋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