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检测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电网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智能电网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
2、其中智能电网输电线路故障监测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例如公告号为cn21835041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在线监测装置,通过设置扣合套环、转动轴、夹持套等组件,在对不同线缆进行监测操作时,通过插设板在扣合座内部的插设操作,使得扣合套环能够进行开启后的闭合操作,从而方便将扣合套环在传输线缆上进行套设固定,进行监测装置在不同型号尺寸及不同线路上的安装操作,有助于提高监测装置的应用范围;
3、现有的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将监测装置套设在输电导线外侧,而对于部分架设在高空中的导线,在受到高空中的风力吹拂时会产生一定幅度的振动,而振动会传递至故障监测装置,频繁的振动容易导致故障监测装置在导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电网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包括壳体一(11)、壳体二(12)与导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11)与壳体二(12)相铰接且位于导线(13)外侧,所述壳体一(11)与壳体二(12)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套(15),所述固定套(15)内侧设置有限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网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块(2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挤压块(23)及空腔(24)均呈圆环状,所述固定套(15)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挡圈(20),所述挡圈(20)内侧与导线(13)外表面相接触,所述挡圈(20)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固定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网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包括壳体一(11)、壳体二(12)与导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11)与壳体二(12)相铰接且位于导线(13)外侧,所述壳体一(11)与壳体二(12)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套(15),所述固定套(15)内侧设置有限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网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块(2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挤压块(23)及空腔(24)均呈圆环状,所述固定套(15)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挡圈(20),所述挡圈(20)内侧与导线(13)外表面相接触,所述挡圈(20)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固定套(15)由两组半圆环状体组成,所述空腔(24)的数量为两组且上下平行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网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11)与壳体二(12)内侧设置有隔振组件,所述隔振组件包括与壳体二(12)内表面上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架(25),所述固定架(25)内侧嵌入式开设有滑槽(26),所述滑槽(26)下端贯穿至固定架(25)外侧,所述滑槽(26)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杆(29),所述滑杆(29)上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带(28),所述弹性带(28)上端与滑槽(26)内表面上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网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9)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板(27),所述弧形板(27)与滑槽(26)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板(27)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滑杆(29)下端固定连接有牵引座(30),所述牵引座(30)内侧嵌入式固定连接有振动传感器(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网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6)呈y形结构分布,所述振动传感器(31)呈圆环状分布在导线(13)外侧,所述牵引座(30)外表面贯穿开设有通槽(32),所述通槽(32)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呈环状阵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网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座(30)下侧设置有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包括开设在牵引座(30)下侧的安装槽(33),所述安装槽(33)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芯轴(34),所述芯轴(34)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摆动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永,陈雷,高展,赵天宇,刘承峰,都帅龙,刘恩源,杜鹏龙,郭蕾,黄泓程,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利津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