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医院专利>正文

基于人工智能的麻醉复苏智能看护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08184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麻醉复苏智能看护装置及系统,该系统包含生命体征监护单元、摇晃式唤醒单元与人工智能单元。生命体征监护单元由多组传感器组成,能实时采集麻醉期间人体生命体征数据。摇晃式唤醒单元由承托患者头部颈部的托架及驱动托架左右活动的驱动件构成,可对患者进行摇晃式唤醒。人工智能单元依托计算机,内置深度学习模型与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模型融合脑电频谱特征、血压波动及药物代谢动力学数据计算麻醉深度指数,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历史数据提前预警低血压、呼吸抑制事件。该装置适用于上述系统,包含人体机能监测机构与线性摇晃复苏机构,二者协同工作,为麻醉复苏患者提供智能看护,保障复苏过程安全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麻醉复苏智能看护,具体涉及基于人工智能的麻醉复苏智能看护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医疗领域,麻醉复苏阶段对于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全身麻醉病人复苏期间容易发生呼吸遗忘等状况,常表现为呼吸次数的减少及呼吸周期的延长。呼吸遗忘不易被发现,长时间遗忘会使病人通气量减少,进而发生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当出现轻度的呼吸遗忘时,需通过对复苏患者进行呼喊、摇头等操作来唤醒患者,严重时则要立即给予加压面罩辅助通气、纳洛酮催醒等措施。目前,对复苏患者的看护通常由医护人员或者家人完成。然而,医护人员的精力有限,在同时负责多个患者的情况下,难以时刻保持对每一位复苏患者的密切关注;而家人往往不具有医护的专业判断能力,在人工看护时难免会出现疏忽,导致不能及时地对出现呼吸遗忘的患者进行唤醒等操作。

2、此外,在麻醉过程中,传统麻醉决策高度依赖医生的经验,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治疗效果参差不齐,患者安全难以保障。例如,在麻醉深度监测方面,传统的脑电双频指数(bis)虽能通过分析大脑的电活动来反映患者的意识水平,但麻醉深度还与药物浓度、心率变异性等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人工智能的麻醉复苏智能看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生命体征监护单元、摇晃式唤醒单元、人工智能单元;

2.基于人工智能的麻醉复苏智能看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麻醉复苏智能看护系统,并且该麻醉复苏智能看护装置包含有以下结构组成:贴附在人体上的人体机能监测机构(1),以及固定在麻醉病床上的线性摇晃复苏机构(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麻醉复苏智能看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脑电图传感器(122)、心电图传感器(123)、血压传感器(124)、血氧饱和度传感器(125)、呼吸频率传感器(126)和肌电传感器(1...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人工智能的麻醉复苏智能看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生命体征监护单元、摇晃式唤醒单元、人工智能单元;

2.基于人工智能的麻醉复苏智能看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麻醉复苏智能看护系统,并且该麻醉复苏智能看护装置包含有以下结构组成:贴附在人体上的人体机能监测机构(1),以及固定在麻醉病床上的线性摇晃复苏机构(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麻醉复苏智能看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脑电图传感器(122)、心电图传感器(123)、血压传感器(124)、血氧饱和度传感器(125)、呼吸频率传感器(126)和肌电传感器(127)均分别粘附在人体表面,用于接收人体麻醉期间的机能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麻醉复苏智能看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线束(121)用于接收传感器的数据到控制器(11)内部,所述控制器(11)的数据输出端与计算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麻醉复苏智能看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211)的底部表面固定在麻醉病床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庆麒俞琳金鑫杨溯威苏勋玲薛瑶秦军张丹赵佳伊王雨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