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铺设用预埋式电缆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0801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铺设用预埋式电缆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了驱动部、主通道、分支通道和单向气流组件,通过驱动部能将电缆沟内气流引入到主通道内,再通过分支通道和单向气流组件辐散到对应的支架主体上,进而实现对支架主体上的电缆进行针对性气流吹扫,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下游电缆段散热受阻并引发热量累积问题;进一步地,设置了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U型联通管,预埋结束后,通过引导气流在分支通道和U型联通管内上行和下行,气流与分支通道外的土壤或混凝土进行换热,使热量能辐散到土壤内,降低气流温度,进而单向气流组件送出的气流能更好的与电缆进行热交换,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施工,尤其涉及一种电缆铺设用预埋式电缆支架


技术介绍

1、在电力施工中,电缆通常被放置于电缆沟或隧道内,通过将电缆支架安装到沟壁或隧道侧壁对电缆进行分层支撑固定以保障安全距离和散热效果,常见类型包括预埋式、插入式、螺栓式和装配式等,其中预埋式支架是在电缆沟沟体侧壁浇筑前,将支架主体与结构钢筋或其他部件固定连接,浇筑后其末端嵌入沟壁内部,进而具备良好稳定性,在一些电力施工中,为应对其损坏后更换困难的问题,会将预埋式支架设计为预埋框与支架主体两部分结构,以实现快速更换;

2、然而现有预埋式支架依赖电缆沟整体通风散热时,距离出风口较远的下游区域因气流吸收上游热量导致热交换效率降低,使下游电缆段散热受阻并引发热量累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电缆铺设用预埋式电缆支架。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缆铺设用预埋式电缆支架,包括:

3、散热机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主通道,所述主通道底端沿第一方向排列有若干个分支通道,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铺设用预埋式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铺设用预埋式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设于主通道(31)中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隔板(33),所述第一隔板(33)沿第一方向的一端与主通道(31)内壁连接,另一端与主通道(31)内壁之间设有风机(315),所述第一隔板(33)上方具有进气腔,所述第一隔板(33)下方具有送气腔,所述进气管(34)与进气腔连通,所述分支通道(32)与送气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铺设用预埋式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3)还包括接地换热组件,所述接地换热组件包括设于分支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铺设用预埋式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铺设用预埋式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设于主通道(31)中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隔板(33),所述第一隔板(33)沿第一方向的一端与主通道(31)内壁连接,另一端与主通道(31)内壁之间设有风机(315),所述第一隔板(33)上方具有进气腔,所述第一隔板(33)下方具有送气腔,所述进气管(34)与进气腔连通,所述分支通道(32)与送气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铺设用预埋式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3)还包括接地换热组件,所述接地换热组件包括设于分支通道(32)底端的底板(310),所述底板(310)中部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隔板(39),所述第三隔板(39)将分支通道(32)分为沿第一方向排列的下行气道和上行气道,所述底板(310)底端设有u型联通管(311),所述u型联通管(311)侧表面设有换热翅片(312),所述u型联通管(311)两端分别与下行气道和上行气道底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铺设用预埋式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翅片(312)的沿第一方向向上倾斜延伸,所述u型联通管(311)底端设有三角插块(313),所述三角插块(313)远离所述u型联通管(311)端具有尖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铺设用预埋式电缆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4)远离主通道(31)螺纹连接有内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洋胡浩马晓东黄珊王云竹秦晓非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