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多自由度拍摄的PIV测试系统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07989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12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应多自由度拍摄的PIV测试系统支撑装置。支撑底座放置在地面上,伸缩杆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支撑底座的顶部,一对可折叠支架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在伸缩杆上,每对可折叠支架中的两个可折叠支架之间连接有一个横杆构件,横杆构件上安装有用于拍摄的相机设备,每对可折叠支架用于对横杆构件进行折叠,横杆构件包括水平工作状态和竖直工作状态两种工作状态,伸缩杆用于通过可折叠支架带动横杆构件上下移动,进而调控相机设备的拍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可伸缩、折叠以及可调节的功能,支架的结构设计使得支架的组装和调整过程快捷高效,显著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力学实验,具体涉及了一种适应多自由度拍摄的piv测试系统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1、在使用粒子图像测速(piv)系统进行实验研究时,相机的安装和调节是影响实验结果精度和效率的关键因素。piv系统依赖于高精度的相机拍摄,且相机的摆放位置和角度需要根据实验的具体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2、然而,大多数现有支架仅适用于某一固定拍摄条件,一旦实验需要切换不同的拍摄角度或条件,就必须重新调整支架或制作专门适配的支架。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还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成本。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传统铝合金支架的不足之处显得尤为突出,亟需一种能够快速调整、灵活适应多种拍摄工况,并具备简便改装功能的支架系统。这种新型支架应当在保证稳定性和精确性的同时,实现多种拍摄需求的快速切换,最大程度地提高实验效率,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因此,开发一种更加高效、方便且适应性强的支架系统成为当前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多自由度拍摄的piv测试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多自由度拍摄的PIV测试系统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多自由度拍摄的PIV测试系统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折叠支架(17)包括支撑件(172)、连接件(173)、连接横杆(175)、可拆卸连接件(176)、第二杆件(178)和第一杆件(179);第一杆件(179)通过连接件(173)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杆件(178)上,第一杆件(179)上开设有孔一(171)和孔三(177),第二杆件(178)上开设有孔二(174),连接横杆(175)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二杆件(178)的孔二(174)位置处,可拆卸连接件(176)设置在第一杆件(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多自由度拍摄的piv测试系统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多自由度拍摄的piv测试系统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折叠支架(17)包括支撑件(172)、连接件(173)、连接横杆(175)、可拆卸连接件(176)、第二杆件(178)和第一杆件(179);第一杆件(179)通过连接件(173)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杆件(178)上,第一杆件(179)上开设有孔一(171)和孔三(177),第二杆件(178)上开设有孔二(174),连接横杆(175)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二杆件(178)的孔二(174)位置处,可拆卸连接件(176)设置在第一杆件(179)的孔一(171)或孔三(177)位置处,支撑件(172)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横杆(175)和可拆卸连接件(17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多自由度拍摄的piv测试系统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杆构件(16)包括水平工作状态和竖直工作状态两种工作状态,当横杆构件(16)处于水平工作状态时,横杆构件(16)与地面平行,横杆构件(16)上方的可折叠支架(17)展开,横杆构件(16)下方的可折叠支架(17)闭合;当横杆构件(16)处于竖直工作状态时,横杆构件(16)垂直于地面设置,横杆构件(16)上方的可折叠支架(17)闭合或展开,横杆构件(16)下方的可折叠支架(17)展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应多自由度拍摄的piv测试系统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可折叠支架(17)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在伸缩杆(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应多自由度拍摄的piv测试系统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连接件(176)包括按钮(1761)、推动件(1762)、止动件(1763)、推动杆(1764)、两个固定球(1765)、第二连接套筒(1766)、弹簧(1767)和第一连接套筒(1768);推动件(1762)、止动件(1763)、推动杆(1764)、弹簧(1767)和固定球(1765)均设置在第一连接套筒内,第一连接套筒通过固定球(17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波鲍仕杰夏林生李晓俊朱祖超钟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